“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承载着人们对乡间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在湖南湘江新区莲花镇云集村,这样的美好图景正照进现实。初夏时节,走进云集村,青瓦白墙的农舍错落有致,整洁的村道串联起连片农田,乡间道路上,居民们笑脸洋溢,相互寒暄问好。作为湘江新区今年唯一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的村落,云集村正勾勒出一幅产业旺、生态美、乡风淳的现代乡村壮丽画卷。
走进云集村,整洁的村道串联起连片农田,勾勒出一幅产业旺、生态美、乡风淳的现代乡村壮丽画卷。
组织联动强基,环卫整治绘就新画卷
从一个“一脚踏三县”的偏远落后村镇,到如今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镇”,云集村的美丽蝶变令人瞩目。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党建引领下的环境卫生整治与垃圾分类工作。
云集村党支部书记黄宇深知,环境卫生是村镇的“脸面”。为做好这项工作,他带领村干部积极探索破局之法——先后组织9个村干部,分片对村上36个组进行入户宣传,耐心细致地向村民介绍垃圾分类的优点,从源头上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
过去,村民们习惯将各种垃圾一股脑儿扔进一个桶里。如今,村里给每家每户发放了两个垃圾桶,绿色垃圾桶用于放置可回收垃圾,蓝色垃圾桶用于放置不可回收垃圾。农户们还自行对剩饭剩菜等餐厨垃圾进行干湿分离,用于喂养家禽或沤肥。
分类只是手段,减量才是目的。在村民们的建议下,黄宇专门聘请了转运员、志愿者、宣传员以及清扫公共区域的保洁员。保洁员挨家挨户回收垃圾,并进行二次分类处理。“餐厨垃圾由农户自行处理,建筑垃圾用于本组填路。农药瓶、化肥袋、农膜、塑料袋等有毒有害垃圾由我们集中收集,运到特定的分拣中心。”环卫负责人朱杰介绍。
为了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村委会制定了精细化管理措施,对农户家的环境卫生进行评比,垃圾分类情况是重要评比内容之一。同时,要求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做得不好的党员进行通报指正。村委会实行一月一小评、一季度一大评,评出的“优胜户”会获得荣誉奖牌和鼓励。
“以前啊,路坑坑洼洼,污水横流,垃圾随处可见。你再看看现在!”村民朱忠田指着干净整洁的道路和家门口的小花园、小菜园,笑得合不拢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住在这儿,心里美滋滋!”
通过系统谋划、全域推进,云集村将垃圾分类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群众主体,全力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如今,走在云集村,小溪边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家家户户房前屋后草木茂盛、绿意盎然,全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
为了让邻里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云集村组织了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
活动互动铸魂,民俗文化浸润乡风文明
环境美了,居民之间的笑脸也多了。但黄宇并未满足于此,他还有新的思路。“作为80后,我总忘不了小时候村里过年过节时的欢乐氛围,这也是在外游子的乡愁吧。”黄宇感慨地说。
为了让邻里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云集村组织了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还将村上广场设置成“乡村大舞台”。每到节日,居民们自编自导自演节目,热闹非凡。“在我们村,端午节时村干部就上门给我们发粽子;中秋节时村民们就一起赏月吃月饼;元宵节时书记就带头玩龙灯……村上生活多姿多彩,十分幸福!”朱忠田开心地说道。
这一幅幅“民俗活动搭台,文明宣讲唱戏”的生动画面,正是云集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日常景象。移风易俗也是文明实践的重要工作,关键在“易”,难点也在“易”。在会议室里,村民代表围坐一桌,热烈讨论着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宴席餐标不超过500元、非直系亲属红事随礼不超过200元……”一条条新规,凝聚着村民的共识。从过去的“干部推着干”,到如今的“群众主动议”,云集村探索出“入户听意见—小组拟方案—大会来表决”的自治路径,让新风尚更接地气。
村里按照“五有”标准(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村民的“精神家园”,形式多样的活动,也让文明的种子在乡间沃土生根发芽。
莲花镇以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乡贤带动赋能,共建共享激发治理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新时代背景下,新乡贤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和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在乡贤朱宗强家中,门口一块“圣旨旌表”格外引人注目。朱宗强今年50多岁,十分注重孝道。他从全国各地收集了《24孝孝经》等资料,还设立了朱氏展馆,要求子孙以孝道传家,让孝道文化在村里传承。
“乡贤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献务实之策,牵发展之线,做公益之事,为村民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黄宇说。在云集村乡村振兴工作中,朱宗建、朱德虎等乡贤带头集资,村民们踊跃捐款110万元,协助村里开展道路硬化、环境绿化、河道整治等工作,实现了组组通硬化路、路灯亮化全覆盖、保洁机制长效化“三个百分百”。
“干净整洁的沥青路蜿蜒前行进组入户,农家院墙上的精美绘画透露出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门前屋后的菜园被打理得井井有条,新建的小型文化广场满足了村民的健身需求。”党员朱正东开心说道。
乡贤带头,乡风明朗。如今,云集村在“美丽屋场”建设工作中成果显著,已顺利建成3个和美屋场。在建设过程中,云集村始终坚持群众主体地位,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让村民参与屋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在建设选址和设计上,云集村充分考虑保护耕地资源,每个和美屋场都严格遵循不侵占农田菜园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利用水塘边的闲置空间,通过打立桩、铺水泥坪等方式,打造出一个个摆放健身器材的精致微广场,满足村民的健身需求。
从偏远小村到文明“桃花源”,云集村的集体经济也从最初仅几万元发展到现在52万元,实现了稳步增长。云集村的精彩蝶变,正是莲花镇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莲花镇以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通过聚焦产业发展、深化移风易俗、强化环境保护、丰富文化供给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全镇各领域延伸覆盖。如今,像云集村这样环境优美、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的和美乡村在莲花镇不断涌现,一幅产业兴、生态美、人气旺的文明新画卷正在湘江之畔徐徐展开。(撰稿人:陈丹妮,审稿人: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