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交流研讨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央馆副主任肖航、四川省和成都市教育部门的相关领导出席会议。会议邀请了西北师范大学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郭绍青做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专题讲座,来自全国18个省份承担了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的试点区、试点校负责人和各级教育技术装备系统约4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活动聚焦课程规模化与高质量常态化应用,采取主旨报告、专家讲座、经验交流、模式研讨、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湖南省特别重视本次活动,由省电教馆刘吉延馆长带队,组织相关试点区县参加会议。湘江新区作为首批试点区,受央馆邀请在会议上做典型经验分享。
为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工作从小范围试用向大规模推广应用转换升级,2022年,中央电教馆面向全国组织遴选了“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和试点校。湘江新区成为首批试点区,博才洋湖、博才咸嘉和岳麓二小等10所学校被遴选为试点校。三年来,湘江新区围绕试点目标,着力于建好机制、夯实基础、抓牢队伍、促进融合、以赛促学、建立生态等,以推进央馆人工智能课程应用为核心,全面推动“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大力推进区域教育数字化创新发展,构建起“全区域、全体系、全学科、全学段”的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的新样态。历时三年,新增凌云、旺龙和麓谷二小等试点校共计16所。
肖航副主任介绍,截至目前,央馆人工智能课程已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在全国1800余所中小学校落地。分三批共遴选建设覆盖21个省,80个试点区和836所试点校,各地试点成效显著。本次交流研讨活动就是为了按照“央馆人工智能课程”有组织的规模化和高质量的常态化应用总体要求,开展典型应用经验交流与分享。湖南、上海、江苏和四川作为应用成效试点区域,进行应用成效分享。湘江新区教师发展中心代表新区教育局以《顺应新趋势,以AI教育新生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就三年来的应用工作成效进行了汇报和展示。岳麓区实验小学作为试点校代表,在学校专题研讨会上作经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