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沙市岳麓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长沙市岳麓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122日在长沙市岳麓区第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岳麓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扣“知识岳麓、创新岳麓”定位,深入推进“四个三”高质量发展战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健康平稳向好,稳居全国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五个“百强区”行列。

(一)经济社会复苏势头强劲。围绕“六稳”“六保”精准发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保卫战。疫情防控成效明显。坚持人民至上,以“四个战时”举措,做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治,1700余名网格长、2000余名医护人员、2.4万名志愿者、3000余名党员干部齐赴一线,同心抗疫,筑牢坚固防线,20天实现本地新增病例清零,防疫之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复工复产有力有序。以“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竞赛活动为抓手,全力以赴抓项目、兴产业、稳投资、促消费、强帮扶、活资金,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353名干部帮扶企业解决疫情防控、物资筹措等各类问题861个,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促推经济社会加快复苏,在竞赛活动中荣获中心城区组优胜集体。经济发展持续向好。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0亿元,同比增长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良性发展;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3.7%,税占比为83.8%,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

(二)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连续五年开展“产业发展年”活动,“四大经济”活力迸发,“六大主导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科创经济质效双增。中建智慧谷东区基本建成,引进腾讯云、新再灵等标志性科创企业35家。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就近转化企业393家,实现专利合作854项;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实现内涵式发展,全年新增科创企业1300余家,获批国家首批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示范基地。联合驻区高校和头部企业成立软件产业发展联盟,共建软件产业生态圈,新增软件业承载空间19.8万平方米,京东智联云、树图区块链等优质企业纷至沓来。楼宇经济全新升级。全区22大重点楼宇新入驻企业680家,引进区域性总部企业30家,湘江集团大厦、楷林国际、金茂ICC、梅溪湖创新中心入选长沙市2020年度特色楼宇、重点楼宇榜单,实现税收贡献过亿元楼宇达9栋、过五千万元楼宇达6栋。发挥湖南金融中心集聚效应,打造金融楼宇新地标,引进东莞银行、财信集团等金融机构112家,金融业税收达38.75亿元,同比增长41.7%,占总体税收比重增至28%,成为全区重要支柱产业。园区经济提级增能。赛哲集团长沙超级工厂建成投产,湘江智谷·人工智能科技城首开区顺利开园,湖南(长沙)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正式揭牌,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等7家企业入选全市第一批“火炬计划”名录,全年新引进人工智能企业38家,检验检测企业30家,主特产业不断壮大。开放经济扩面增量。大力培育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体,新引进天祥陶瓷、泛海统联等龙头企业,艾瑞特生物、比扬医疗等医疗健康类企业稳健发展。全年新增外贸实绩企业20家,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2亿美元,同比增长40%,对外开放不断深化。

(三)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进一步稳投资扩内需,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坚持公平公开公正推进征拆,41个项目签约清零,拓延战略空间6000余亩。坚持项目为王,实行“三色”管理、挂图作战,分类帮扶、分线督促,全力推进502个建设项目、82个市重大项目建设,湘江鲲鹏项目一期厂房120天建成交付,宜家荟聚综合体等项目加快推进。积极抢抓新基建、专项债机遇,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投资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充分发挥。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大力开展“春天有约·惠聚岳麓”、“花开四季·畅享岳麓”等节会活动,打造阳光100凤凰街、洋湖水街等特色街区,推出“网红岳麓”“岳麓畅行本”等推介举措,助推假日经济、夜间经济发展,累计发放消费券近3585万元、夜间券近100万元,推动商贸、文旅消费升温,新增限额以上企业30家,限额以上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同比增长10%,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持续凸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率先建成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区,实现政务服务“不打烊”并在全市推广应用,创新开发岳麓政策通微信小程序,率先构建企业破产处置协调联动机制,营商服务全面提升。全年新增减税9.8亿元,减免企业社保费用5.4亿元,区本级兑现产业扶持资金1.3亿元,为企业争取上级资金1.4亿元,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69万户,其中新增企业1.3万户,同比增长22%,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四)城乡融合进程提质提速。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地铁3号线载客运营,湘府路快速化改造全线通车,麓景路隧道双向全线贯通,湘雅路过江通道加快建设,岳麓大道主干道焕然一新,彩虹路、双塘路、坦山路等6条断头路、瓶颈路如期打通,老咸嘉湖路和爱民路等微循环项目实现通车,成环成网、内畅外联的交通格局基本成型。新建电力“6·30攻坚”项目24个,全域电网扩容45万千瓦,建成5G基站3279个,大科城率先全省实现5G信号全覆盖。城市治理全面提标。百年白沙液街完成有机更新,万利新村、科学村等10个老旧小区提质改造全面完成。全年拆除违法建设2.5万平方米,清理违规广告招牌1.26万平方米,疏浚地下管网6公里,梅溪湖、洋湖、滨江、大王山、大科城等片区整治取得新成效,市容秩序管控、扬尘污染源头治理、维护管养常态长效,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扩容提质。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99公里,改造危桥5座,新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农村公路养护里程达1058公里,农村集镇实现公交全覆盖,城乡加快实现互联互通,城乡“半小时经济圈”基本成型。发展国家级主题创意农场1个,省级主题创意农场2个,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省、市示范家庭农场7个,农业龙头企业9个,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评“岳麓区博士农场”。农村“五治”大力推进,完成厕改2万余座,57处水利设施项目全面完成,美丽乡村加快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五)三大攻坚战全面告捷。以决战之姿,全力推进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风险有效防范。严格预算管理,深入推进“三资”盘活,积极化解隐性债务4.9亿元,争取政府专项债券13亿元,债务结构持续趋优,债务风险安全可控。加快推进平台转型,麓山控股信用等级跻身AA+行列。大力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三贷”专项整治,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金融环境稳中向好。精准脱贫取得实效。对口帮扶龙山县洗洛镇,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实施援建项目17个,助推龙山县整体“脱贫摘帽”。结对帮扶浏阳市田溪村,助力乡村旅游发展、村组公路建设,巩固提升全村整体脱贫成果。污染防治成效明显。紧紧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静音保卫战,全年完成老旧小区居民家庭餐厨油烟治理7000户,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强力推进龙王港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一江两河”流域断面年均水质持续稳定达标,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圆满完成。

(六)民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完成省、市民生实事任务,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社会公共事业蓬勃发展。建成公办幼儿园5所,接收配套幼儿园8所,湘江中学、钟家湾小学加快建设,雅礼洋湖小学竣工开学,全年新增中小学学位6315个、幼儿园园位1620个,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建成“15分钟生活圈”70个,新增停车场16个、农贸市场2个、人行道14.58公里、自行车道25.66公里、历史文化步道1.3公里。提质改造市级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个,新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区公卫中心主体竣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普及率达96.8%,2020年获评全国健康促进区。区社会福利中心完成主体建设,新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4家、民办养老机构4家,新增养老床位1282张。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开展就业培训与帮扶,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578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596人;强化兜底保障,加大社会优抚、救助力度,全年共发放价格临时补助440万元、特困救助资金1340万元、低保资金3473万元;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提质改造村级“儿童之家”5家;坚持“房住不炒”,新增市场租赁房6000套。社会治理成效不断提升。持续深化“五篇文章”,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5516个,12345市民服务热线群众满意度达98.8%,居中心城区第一。积极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圆满完成省、市、区三级食品安全保障任务。扎实开展省级安全生产示范城区创建,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坚持依法治访,一批信访积案妥善办结,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平安岳麓建设深入推进。

需要说明的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国大部分城市均出现主要经济指标与年度计划存在差距的情况,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部分指标虽低于年初预期目标,但增速仍高于省、市平均水平,位居中心城区前列。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产业转型、创新驱动、消费提振有待加强,实体经济面临的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城乡融合发展等还需攻坚克难,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与群众期待还存在差距,这些都需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开启“三强四融”发展新征程起步之年,确定2021年主要预期目标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5%,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税占比、能耗“双控”等指标完成市定目标。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融合发展,增强区域综合实力。以产业链建设为主抓手,坚持产业融合、产城融合、产教融合,构建多点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功能优化提升为导向,构建“三平台、六组团、九小镇”的总体布局,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力发展金融产业。坚持传统金融与新兴金融集聚并重,大力吸引金融机构、私募基金及管理机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推进金融科技集聚发展,致力创建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力争新引进金融机构80家以上,推动规模体量持续提升。全力发展文旅产业。坚持全域旅游理念,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高水平延伸文旅产业链。强化岳麓书院文化标识地位,推进湘江欢乐城、华谊兄弟电影小镇二期、恒大童世界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岳麓山湖湘文化旅游区、大王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力争全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文化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力发展科创经济。持续推进“软件业再出发”,加快推动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落地,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区。主动服务湘江新区科技创意园、科创服务中心、湖南大学成果转化基地、湖南师范大学文化创意基地等项目建设,实施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行动,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0家。着力发展园区经济。聚焦“一主一特”产业定位,加快推进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人工智能科技城等项目建设,积极构建以智能网联汽车为牵引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引进人工智能相关企业40家以上,实现人工智能产业链产值30亿元。加快推进电都云物联网研发智造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沙基地等项目建设,巩固提升建筑工程、传统检验检测产业优势,加速检验检测全产业链整合集聚,力争全年新增检验检测企业40家以上,实现检验检测产业链产值79亿元。

(二)畅通内外循环,激活发展内生动力。推动投资扩大、消费提振、开放发展有效结合、相互促进,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拓展有效投资空间。盘活存量土地,加大重点项目招引力度,力争引进“三类500强”、外资企业、独角兽企业设立区域性总部和功能性总部项目15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充实项目后劲。紧跟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动向,提升完善城建基础设施,补齐社会民生配套设施短板,积极扩大民间投资,统筹推进全区522个建设项目,重点加快85个涉市重大项目建设。大力促进消费升级。启动桐梓坡商业购物中心及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打造市府滨江高端商圈、洋湖国际商圈、梅溪湖时尚商圈等三大商圈。巩固提升汽车、家电、家居等实物消费,提质扩容住宿餐饮、健康养老等服务消费,积极培育网络消费、体验消费等新型消费。提升传统消费能级,鼓励发展首店经济、网红经济、夜间经济,激活乡村消费潜力,抢抓新经济增长点。深化对外开放水平。主动融入湖南自贸试验区发展,充分发挥京东云、阿非利加等平台作用,加快外向型产业集聚发展。大力推动“破零倍增”,引进、培育一批外向度高、带动性强的生产型和供应链型外贸企业,新增外贸实绩企业20家,力争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0亿美元。

(三)统筹协调推进,彰显城乡融合魅力。落实“四精五有”要求,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城区品质。加快推进岳麓高新区、洋湖等片区征拆腾地,力争全年征拆腾地万亩以上。推动长株潭融城小镇建设,积极融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服务地铁2号线西延、6号线等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长望路西延线、麓景路南延等骨干路网建设,打通观沙路、谷岳路等断头路、瓶颈路,畅通区域交通循环。启动市府北片、新湘雅健康城等城市更新项目,提质改造老旧小区40个。推进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智慧城市“维护一体化”模式,抓严抓实精细城市综合管理。改善环境质量。落实“六控十严禁”,持续推进蓝天、碧水、静音、净土保卫战。落实河(湖)长制,加快实施龙王港等“一江两河五湖”流域综合治理,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果。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要求。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白色污染治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速乡村建设。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粮食生产。壮大都市农业,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品牌化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实施55个水利工程项目,推进农村电网、通信网络改造升级,改造危桥3座,提质通村通组公路100公里,打造一批“四好农村路”。持续推进农村治厕所、治垃圾、治房子、治污水、治人情风“五治”工作,建设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区,打造“美丽屋场”5个。

(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持续推进“五大专项行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速行政效能。持续推进“放管服”、“一件事一次办”、“一业一证”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拓展告知承诺、容缺受理事项范围,全面推进“马上办”“办上马”“跑一程”服务模式。面向商圈、重点楼宇、街道(镇)延伸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区,加快实现政务服务不打烊、自助办、就近办。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进跨域通办,主动融入长株潭政务服务一体化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贯彻减税降费政策,确保市场主体应享尽享、应免尽免,应退尽退。推广零仓储、零物流、零损耗、零距离“四零采购”模式,促成区域内企业供需对接;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发挥湖南金融中心优势资源,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帮助市场主体降低经营成本。推进惠企政策落地。加强惠企政策宣传,加大涉企政策兑现力度,让更多市场主体享受政策红利。依托长沙市扶持通、岳麓政策通等平台,及时推送政策信息,实现区本级惠企政策申报、审核、兑现全程网上办、无纸化。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大中小投资者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落实企业破产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完善政企联系机制,做实做深做精企业服务专员、楼宇服务工作体系,强化纾困解难帮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大市场主体培育,促推“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力争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5万个,其中企业1.2万家。加强执纪执法监督。强化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监督执纪问责。强力推广应用“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五)办好民生实事,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紧抓实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全龄友好的美好社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新建公办幼儿园6所、普惠幼儿园10所,建成湘江中学、巡抚小学等中小学校6所,新增学位6000个,促推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建成市级标准化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个,推进智慧健身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打造“十五分钟社区文体生活圈”,推动文化体育惠民工程。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改建工程,构建覆盖街道(镇)、社区(村)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持续建设健康岳麓。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突出做好稳就业工作,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和帮扶,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以上。完善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加快构建普惠托育、养老服务体系,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落实退役军人优抚安置政策。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多渠道保障市民住房需求。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坚持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推进“五篇文章”,做细做实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加强应急管理、消防等工作,杜绝较大安全事故,争创省级安全生产示范区。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化解信访积案,深入推进扫黑除恶、禁毒等工作,建设平安岳麓、法治岳麓,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长沙市岳麓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1年2月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