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区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全区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筑牢“稳”的基底,保持“进”的态势,把握“高”的要求,展现“新”的作为,矢志推进“五城同建”,实现“十四五”精彩开局。

(一)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聚力引项目、强主体、稳投资、扩消费、促开放,财政管理成效、高质量发展质效分别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经济发展态势喜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同比增长7.8%。固定资产投资迈上千亿元台阶,同比增长9.3%,总量居全市中心城区首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67.5亿元,同比增长22.7%,全口径税收达173亿元,税收规模居全省(区县市)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35.2亿元,同比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14.9亿元,同比增长12.3%。

市场主体量质齐升。提效招商引资。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3个、“三类500强”企业15家。服务万众创业。新增市场主体超3万户,其中企业1.58万家,新增企业总量领跑全市。助力企业发展。开展“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行动,新增纳税千万元以上长效税源37户、“四上”企业123家、高新技术企业151家,总数分别达209户、591家、345家。达嘉维康成功上市,实现本土培育上市企业“零的突破”,区内上市企业达3家。

增长动能强劲发力。征地拆迁高效推进。完成铬盐厂生活区、谷山藕塘等30个项目征拆腾地,拓延战略空间8000余亩。建设实量稳步增长。市级重大新建项目全部开工,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等41个项目建成达效,完成投资373.9亿元。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宜家荟聚、世茂希尔顿投入运营,王府井等商业综合体革新消费场景,阳光100凤凰街获评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对外贸易逆势上扬。高效畅通国际循环通道,精准服务麓山国贸等外贸平台发展,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7%。

(二)产业发展释放新气象。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呈现出创新潮涌、平台崛起、品牌唱响的繁荣气象。

科技创新突破驱进。平台支撑更强。新增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10家,省级以上研发及服务平台总量居全省(区县市)首位。转化保障更强。全省唯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服务平台、中国技术交易所成果转化平台成功落户,原始创新与成果落地有序衔接,完成技术交易合同2193件、实现成交额46.4亿元。主体实力更强。驻区科研单位和高校新取得国家级科技创新奖励5项、省级奖励89项,两院院士增至33人。全区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338家,赛恩斯、天云软件获评省级以上“小巨人”企业。

平台建设昂首迈进。特色园区行稳致远。建设“五好”园区,新引进检验检测关联企业35家、人工智能关联企业43家,东山湾国际新城启动建设。金融中心拔节生长。新引进金融及配套机构115家,湘江基金小镇累计进驻机构380家,实现金融业税收55.5亿元,占全区税收比重达32%。商务楼宇集聚充能。新引进楼宇企业650家,其中区域总部企业30家,湘江财富金融中心、中盈广场跻身税收过亿元楼宇。

文旅融合纵深推进。丰富以文促旅内涵。提质景区管理服务,完成新民学会旧址、肖劲光故居修缮保护,《古塘湾1930》红色话剧广获好评。夯实以旅兴文基础。“三馆一园一中心”成为“长红景点”,湘江欢乐城游人如织,全要素文旅产业链健全完善。塑造文旅互促格局。开展“百年风华·青春岳麓”等十大文旅活动,打通城乡旅游要素联动通道,高品质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城乡格局实现新变化。坚持统筹协调,全力促推乡村振兴,城乡发展活力全面迸发。

城市建设有力度。提升畅行程度。麓景路隧道投入使用,观沙路等5条骨干道路建成通车,打通彩虹路等瓶颈路6条。完善功能配套。5G信号覆盖率位居全省(区县市)首位。区域日供应电量达180万千伏安。新增公共停车位7029个。推进城市更新。高标准实施观沙岭城市单元、新湘雅健康城城市更新,麓山国际二小、谷岳路加快建设,湘雅三医院周边环境焕然一新。

融城发展有速度。产业深度融合。率先全市开展园区“一体三互”合作,举办金企对接活动6场,融城科技小镇加快建设,“红枫计划”惠及融城科创项目70个。设施加快互联。暮坪湘江特大桥、通航小镇建设推进顺利,完善潇湘大道南延线、潭州大道配套设施,内联外畅交通格局加速成型。服务跨域共享。与湘潭雨湖区开展司法行政领域全方位合作,共建教育网络研修共同体,开设政务服务“跨域通办”线上线下专区,改革红利加快释放。

乡村振兴有温度都市农业蓬勃发展。培育龙溪湖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新增市级示范合作社3家,8个农产品获得“两品一标”认证,集体经济年收入100万元以上强村达24个。乡村建设全面推进。打造靳江河水文化长廊,完成新华、玉华水库除险加固,获评省级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区。提质通村通组公路100公里,改造龙洞桥等危桥3座,新增农村自来水用户2000户,新建“雪亮工程”安防监控点1750个。美丽乡村扩面提标。深入开展农村“五治”,创建市级美丽宜居村庄43个。

(四)宜居新城展示新风貌。坚持“两山”理念,狠抓薄弱环节,加强整改提升,打造宜居宜业新城。

实施污染防治。守护一片蓝天。强化“六控十严禁”,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信息化监测与管控,实行工地扬尘污染分级、分环节治理,全区空气优良天数达307天、优良率84.1%。守护一泓碧水。压实“河湖长”责任,实施龙王港流域综合治理、“一狱三所”管网改造等治污项目,全区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守护一方净土。长效管控土壤环境风险,修复受损山体,治理铬盐厂污染土壤,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超91%。

推进管理提标。强化日常管理。“百日奋战·靓丽河西”整治行动成效明显,打造“洁净街区”示范道路26条,垃圾分类成为全市示范。强化品质提升。开展“园林绿化品质提升年”活动,精心实施湘江西岸亮化工程,推进“一环一带三纵六横一城”全要素空间提质,城区面貌更加靓丽。强化执法规范。加强城市界面梳理和建筑立面管理,拆除违法建设5万平方米,城市形象整洁有序。

提升应急水平。增强防涝能力。整治内涝易渍点28处,疏浚地下管网289千米,推进南园路、咸嘉湖等区域雨污分流改造。增强安全韧性。全省首个“六级联动”应急指挥中心投入使用,区中心消防站即将驻队执勤,健全区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增强安全保障。开展“安全生产百日大会战”,杜绝较大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获评全省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先进单位、年度全省唯一安全发展工作示范区(县)。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效显著。加强疫情防控,应急能力得到检阅和提升。

(五)民生保障取得新进步。全心全意改善民生福祉,高质量发展红利不断释放。

公共服务升级。新改建中小学校7所,新增学位1.1万个,新建、改转公办幼儿园25家,新增园位1万余个,岳麓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区公卫中心投入运行,建立医疗联合体54个。区社会福利中心(养老中心)正式运行,新增基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家,提质改造市级儿童之家5家,多层次抚幼养老体系加快建立。区图书馆、文化馆顺利开馆,获评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建设优秀单位。

社会保障提档。新增城镇就业8827人。农村低保、特困人员享受一站式结算服务。开展养老保险待遇核查“回头看”,养老保险基金安全运行。坚持“房住不炒”,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健全多层次、多类别住房保障体系。弘扬双拥传统,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提升军人尊崇感。强化医疗保障,推进大病医疗保险异地结算,人民群众幸福感更可持续。

基层治理创优。加大社会综合治理力度,连续15年获评全省平安区。稳妥化解信访积案,获评全省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强化市民热线工单和网格内民生问题办理,解决群众身边问题8.4万余个。完成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测评验收,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刘习明等先进典型。深化法治岳麓建设,崇法守法氛围持续浓厚。

(六)自身建设迈出新步伐。坚持用忠诚书写使命担当,以实干共建现代化新岳麓,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率,持续巩固廉政防线,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1件、政协提案94件,见面率、办复率均达100%。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审查政府规范性文件5件、政府合同33件,政府决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

提升服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率先全省推出“零收费+上门办”服务,群众和企业办事更加便捷。开展“四为”行动,推动政务服务、惠企政策直达市场主体。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明显,智慧岳麓大数据管理平台服务功能更加丰富。

强化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锤炼干部务实担当作风、创新创业能力,拼搏进取姿态全面彰显。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聚焦政府采购、项目招标、工程建设等敏感领域,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劲吹清风正气。

‍各位代表,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产业链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科创生态有待进一步优化,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仍需加力;生态环境保护常态化水平仍需提升;城市建管有待升级,智慧城市建设仍需作更多探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需精准破题;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发展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还有差距,改善民生服务仍需下更大气力。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统筹发展与安全,务实加以解决。

来源:长沙市岳麓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2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