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15日在长沙市岳麓区第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何朝晖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岳麓区“三区融合”的决定,实行“区政合一”的运行模式,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在新区党工委(岳麓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奋力抓改革、锐意闯创干,完成各项既定目标任务,掀开了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这一年,我们以一域精彩助大局出彩,贡献了强省会战略的新区力量全年GDP增长5%(预计下同),总量位居国家级新区第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2%,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全省前列。直属区财政总收入突破5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占比达86%位居全省第一。730个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279亿元,新区五个十大项目实现投资233亿元。我们在全省5‰土地上创造了8%GDP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实绩实效交出了优异答卷。

——这一年,我们以力量整合促区域融合,担当了先行先试的新区使命三区融合纵深推进新区直属区总面积达7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0,形成了与统筹区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三区56个部门整合优化为20个部局24个街镇齐头并进,首批承接省级权限38项、市级权限789项,基本构建了扁平化、大部制运转的新机制。揽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等国家级荣誉20余项,取得了改革发展新成效。

——这一年,我们以产业聚势筑发展胜势,刷新了经济发展的新区高度工程机械、新材料、电子信息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占全省千亿级产业集群的五分之一。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挺进“国家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投资潜力居全国前三直属区实体企业总数占全省8%上市企业数量居国家级新区第二,打造了实体经济大树参天、繁星满天的新区矩阵

——这一年,我们以实干力度添幸福温度,厚植了人民至上的新区情怀众志成城筑防线,成功处置疫情440余起,护航各类大型活动150余场,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障了经济社会有序运转。精准施策保交楼,妥善处置风险楼盘,全力维护1.1万余户业主的合法权益。齐心协力抗大旱,积极应对60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实现了较大以上森林火灾“零发生”,永久性解决了莲花镇集镇用水难题。用心用情增福祉,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1%以上,28项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群防群治护平安实施新区安全生产二十条,安全生产事故数、人员伤亡数分别下降29%28%,筑牢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底板。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突出抓好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力产业强城建设,发展质量实现新跃升。坚持产业为根、实体为本、项目为王,实行链长、行长、校长、盟长“四长”联动,聚力发展15条产业链,产业高端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产业集群强链壮大。把先进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优势凸显,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集群产值分别增长56.7%8.4%12.4%,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增长46.7%,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6.5%。把数字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北斗应用、人工智能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成立国内首个元宇宙创作者生态联盟,国家超算长沙中心“天河”超级计算机系统启动运行,软件信息营收同比增长10.2%。把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剂,检验检测、研究和试验发展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15%30.2%

产业平台强劲崛起。湖南金融中心聚核赋能,新引进金融及配套机构164家,总数达1800余家,累计为小微企业贷款2000亿元,助力全省各类企业获股权投资超1000亿元,湘江基金小镇获评“中国最佳基金小镇”。长沙高新区奋楫争先,荣获创新发展绩效评价全省第一,长沙信息产业园新一代信息技术规模以上企业达220家,4家企业入选中国互联网百强,32家企业入选湖南互联网50强,新增独角兽企业2家,获评首批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岳麓高新区特色发展,获得省级园区绩效综合评价第三名,智能网联产业园建设提速,启用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测试基地,开放全国最长的智慧高速试验公路,新引进检验检测企业30家、人工智能关联企业50家。打造“竖起来的园区”,新引进楼宇企业669家,其中区域总部企业30家,楷林国际、金茂等楼宇税收超10亿元,税收过亿元楼宇达14栋。

产业项目强势扩展。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签约产业项目185个,合同引资超1500亿元,新引进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50亿元以上项目3个、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入驻“三类500强”关联企业20家。服务项目落地达效,实现36个产业项目投产,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初具规模,巴斯夫杉杉长沙基地二期、世界计算·长沙智谷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湖南三安半导体建成国内首条、全球第三条碳化硅生产线。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产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9%52%41%

二是聚力创新名城建设,科创引领迸发新活力。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度融合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岳麓山下前沿创新浪潮激荡澎湃。

科创能力持续增强。湘江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等全省“四大实验室”布局新区,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湖南先进技术研究院等10个高端平台高效运行,国家、省级创新平台突破650家。直属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4.85%,居国家级新区第二。景嘉微高性能GPU芯片、高弹性低轨卫星网系统设计等省十大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专利授权量1.2万件,增长17%;软件著作权登记2.1万件;获评国家科技奖励2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保持全省第一。

科创主体竞相发展。深入实施“柳枝行动”、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累计入库科技型中小企2866;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4家,总数达94家,居国家级新区第二;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14家,总数达2787家,居国家级新区第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8.3%。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深化校地合作,推行“揭榜挂帅”,落户院士(团队)项目17个,全年完成技术合同登记2302件,增长55%;完成科技成果转化682件,增长33%

科创人才加速集聚。以创建国家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核心区为契机,完善政策支持、科技金融、法律咨询、场景应用等服务体系,举办路演、双创等活动350余场,新建研培基地30个、海外工作站10个。实施“千博万硕”引才工程,招揽博(硕)士3500余名。入选长沙市ABCD类高层次人才1395人,占全市48%。柔性引进两院院士36人,新区人才总量超80万,占常住人口比例为38%,高出全省28个百分点。

三是聚力开放新城建设,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结合,推进理念、机制、方法创新,为新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重大改革推进多点发力。试点“多规合一”改革,“三区三线”完成成果认定。国企国资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完成,26项改革经验列入国家和省、市典型案例。湘江集团资产突破1000亿元,成功发行全省首单“类REITs”产品,湘江智能公司获全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推行“三集中三到位+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审批服务模式,“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深入推进。深化知识产权改革,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实现知识产权证券化,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建设试点区。

营商环境优化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全面整合,率先全市开设“办不成事窗口”,140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就近办”。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要素审批服务优化改革、“零收费+上门办”服务新模式入选全省“放管服”改革“揭榜竞优”清单。常态化开展政企早餐会,实施“千名干部联千企”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1061个,落实减税降费80亿元,兑现各类政策扶持资金32亿元。开展“金芙蓉”跃升行动,全年新增上市企业5家,总数达51家,占全省的34%、全市的56%

对外开放领域多向拓展。开放高地加速崛起,主动融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长沙信息产业园、海归小镇洋湖先行区纳入自贸联动协同区,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集聚效应凸显,成功举办第九届互联网岳麓峰会、第五届湘江金融峰会、第九届海归论坛等活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秘书处永久落户新区。外资外贸逆势上扬,山姆会员华中区域旗舰店开业,完成外商直接投资额25.2亿美元,占全省完成额72%,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实现外贸进出口额630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20亿美元,收付汇企业数量与结汇率均领先全省。

四是聚力生态靓城建设,城乡融合展示新风貌贯彻“四精五有”要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区承载力和辐射力显著增强。

片区建设有序推进。规划面积145平方公里的湘江科学城扬帆起航,统筹布局“一轴两带六组团八片区”空间形态,牵引长株潭协同发展。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的高铁西城加快建设,常益长高铁建成通车,枢纽门户初见雏形。梅溪湖国际新城提质升级,城市超级中轴双向舒展,城区西拓迈出坚实步伐。洋湖总部经济区内涵发展,近零碳示范展示区建成投运。观沙岭城市单元、新湘雅健康城等片区更新进展顺利,麓山国际二小建成开学,湘雅三医院周边环境焕然一新,城市界面更加整洁精致。

城市功能品质升级。“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面发力,长株潭城轨西环线一期、比亚迪云轨等项目交付试运行,长望路西延线等15条主次干道建成通车,暮坪湘江特大桥、梅浦联络线等项目加快建设。“电力630”项目加速攻坚,6个变电站建成运营,供电能力达190万千瓦,提升18.7%。深入实施“百街千巷”整治提质工程,精心打造白云路、周家巷等194条示范街巷,保持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市容秩序常态维护,城市环境更加清新、清洁、清爽。

生态本底全面筑牢。突出治气、治水、治土一体推进,12件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交办件全面销号。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点位片区协同治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1.4%深化河(湖)长制,南园路水系、咸嘉湖片区、罗家湖泵站周边雨污分流改造完成,龙王港整治入选全省首批入河排污口整治典型案例,5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铬盐厂土壤污染治理一期工程顺利验收,耕地安全利用任务超额完成,蓝天、碧水、净土成为新区的鲜明底色。

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坚决守护粮食安全,整治“非农化”“非粮化”,恢复耕地6052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基本完成,建成市级美丽宜居村庄66个。新改建农村公路140公里,建制村公交通达率100%,荣获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白箬铺镇获评首批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湘润农业荣升省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中联智慧、美食流等都市农业园加快建设,省市农业龙头企业增至28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人口年度增收14.7%。落实对口帮扶资金3300万元。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涌现集体经济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31个,和美乡村焕发新活力。

五是聚力和谐美城建设,幸福生活绘就新画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共服务更添暖色。稳定和扩大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4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健全多层次社保障体系,发放保障救助资8200余万元。擦亮“岳麓山下好读”品牌,25所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新建开学,扩充学位2.8万个。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新区,组建医联体共建单位81个,建设标准化中医馆23个。便民服务设施布局优化,新改建室外运动场20个,加装电梯204台,新增车位4.3万个。关爱“一老一”,新增托儿所26家、托位1740个,完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改造17家,岳龙、锦绣获评首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文明建设更增亮色。坚持文化铸魂,用好用活岳麓书院、橘子洲、新民学会旧址、雷锋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塑造“岳麓山”文化品牌,获评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书香城区。弘扬文明新风,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胡巧萍、梁子仪分别获评“中国好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实现全国道德建设先进个人荣誉“大满贯”。大王山片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华谊兄弟(长沙)电影小镇晋升4A级景区,桐木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梅溪湖·梅澜坊街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社会治理更见成色。做实网格化服务管理,回应群众诉求,12345政务热线工单办理满意率达98.4%。创新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景秀江山小区入选住建部“全国美好家园典型案例”,梅溪湖街道列入全省创建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强化重要节点调度、重点领域防控、专项整治攻坚,持续开展燃气、电梯、危化品、建筑施工、消防等专项整治,整改各类安全隐患6.9万处。自建房专项整治强力推进,拆除违法建筑1737处、35.5万平方米。管控债务风险,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开展综治维稳“百日大会战”,妥善化解信访积案200余件,获评“全省平安区”。

打铁还需自身硬。过去一年,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深学细悟中提能力、办实事,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做到对党负责、为民尽责、依法履责。坚持狠抓执行,紧密联系新区实际,把新区党工委(岳麓区委)谋划的宏伟蓝图、部署的发展任务,具体实化为政府工作的“施工图”,做到早谋划、早实施、早达效。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7件、政协提案140件,受理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218件。坚持廉洁从政,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严肃查处政府采购、项目招标、工程建设等领域违纪违法问题,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与此同时,我们大力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档案史志、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进展,老龄、慈善、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成效。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全力推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上述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新区党工委(岳麓区委)带领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面临不少挑战,产业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有待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有待提升,大数据赋能社会治理有待探索,政府效能革命有待深化。我们将直面问题,尽心竭力加以解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重托与期盼。

二、2023年工作重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充分彰显管理体制优化成效的奋进之年,做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我们要察大势:当前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韧性、潜力、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将给经济恢复带来积极影响,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经济发展活力必将加速释放。我们要观来势:历经改革的新区,职能权限更完善、干部队伍更有活力、发展品牌更加响亮,吸引力、竞争力、辐射力大幅提升,正以崭新的姿态投身强省会、强新区的火热征途,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大好来势光辉前景。我们要优势:新区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体系日益完善,土地、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生产率全面提升,支柱产业高位增长,新兴产业加速集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质态、投资结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新区将迎来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我们要紧跟国家战略方向、产业发展动向、市场价值取向,夯实稳的根基,守住稳的底线,把握进的态势,创造进的条件,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动权。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市委、新区党工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构筑“强省会”战略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增长点,打造高端产业新区、前沿创新新区、开放活力新区、一流品质新区,加速挺进国家级新区“一方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区开好局起好步。

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2%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各位代表,做好年工作,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向上向好,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打好防范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保持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必须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基层敢干、企业敢闯、群众敢首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区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勇毅前行

(一)发展实体经济,壮大新区产业支撑力。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产业建设为主抓手,塑造一流产业生态,构建3+3+N现代化产业体系。

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做强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中联智慧产业城建设,积极引进城市公共装备、工业机器人等主机产品,构建“主机-零部件-后服务”全链条协作关系,争创工程机械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做大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依托世界计算·长沙智谷,提速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园建设,攻关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推进“芯”“软”“安”“端”四大领域迭代创新,构建“两芯一生态”发展格局。做优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聚焦体外诊断、高端医疗设备、基因工程等领域,加快湘江数字健康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支持圣湘生物、三诺生物等链主企业发展壮大,抢占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新赛道。

发展特色现代服务业。提速现代金融业,聚焦科技普惠金融,申办中国财富年会湘江论坛,争取省级金融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探索S基金交易平台建设,突出金融科技招商,全年入驻各类金融机构150家以上,基金管理规模突破3200亿元,加快打造立足湖南、辐射中西部的科技金融中心。提质生产性服务业,依托检验检测特色园、洋湖国际设计艺术城等平台,发力科技研发、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等领域,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引进培育一批总部型企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提振文化旅游业,精心塑造泛岳麓山文化旅游圈,推进大王山旅游度假区、后湖艺术园等项目建设,彰显山水人文韵、都市田园风、国际时尚范,实现全年游客接待总数达2000万人次。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数字产业集聚工程,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布局以开源鸿蒙、开源欧拉为代表的下一代基础软件根技术及产业生态,培育元宇宙等新兴产业形态,建设制造业工程数据中心,支持长沙信息产业园申报“中国软件名园”,促进算力、算法、算据、算网融合发展,塑造数字产业发展新优势。实施智能网联产业领跑工程,以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为主阵地,着力延伸数字交通线路、丰富商业应用场景,争取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量产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牌照。实施新型材料产业倍增工程,支持长远锂科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拓展燃料电池细分领域,大力发展碳基复合材料,打造新的国家级产业集群。实施航空航天产业飞跃工程,依托长沙航天麓谷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航空材料、零部件及商业卫星,支持金维信息、中森通信等企业壮大,加快建设北斗应用产业第一城。实施低碳环保产业扬帆工程,支持赛恩斯、力合科技等骨干企业深耕优势领域,发掘技术潜力,“走出去”拓展海内外市场,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行业影响力

建设“五好”产业园区。坚持规划引领,按照“资源集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产业集聚”的原则,整合优势资源,高标准、高起点做好园区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树立“亩均论英雄”导向,更加注重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R&D经费支出等指标,严格企业、项目准入标准,清理低效工业用地,支持工业地产规范有序发展,用最少土地创造最大产出。进一步优化园区体制机制,全面塑造长沙高新区新发展优势,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支持岳麓高新区深耕“一主一特”,加速创建国家级园区。推动园区产城一体、“三生”融合,重点建设麓谷智造园、东山湾国际新城等项目,完善综合配套功能,打造产、城、人和谐共处的现代化园区。

(二)推动科技创新,锻造新区核心竞争力。秉持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提升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聚力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坚持科教融合发展。树牢“服务高校就是服务新区发展”的意识,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启动百万校友回岳麓计划,牵头发起校友基金,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院士工作站,加速推动“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以湘江科学城、岳麓山大学科技城为主阵地,集成科学策源、科技转化、科创服务功能,形成“双擎驱动”的生动格局。加快湘江科学城详细规划编制,提速首开区观音港科技孵化中心建设,加速落户一批标志性科创项目,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核心示范区。依托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集聚核心科创要素,高标准建设岳麓山科创园桃花岭基地、中建智慧谷二期,打造领先科技城、一流创业城、最美大学城。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进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湘江实验室等平台建设,新增省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20家以上。健全“揭榜挂帅”机制,在先进储能、新型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打通“研发-中试-产业化”通道,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加速投向市场,力争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30亿元。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举办世界计算大会、1024程序员节等科创峰会和“麓山杯”系列双创活动,扶持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以上,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以上。

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突出精准引才,实施人才引领头雁、新雁、海雁、雁阵“四雁”行动,探索拓宽市场化引才途径,加强与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合作,引进更多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工匠人才、海归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突出精心育才,鼓励企业与省内高校院所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选送优秀专业人才赴国内外学习深造、培训研修,形成本土人才与引进人才叠加优势。突出精诚留才,推进人才公寓、国际人才社区等建设,设立“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落实人才落户、住房、子女就学等政策,进一步吸引驻区高校毕业生扎根新区创新创业。突出精细用才,实施校企人才双聘行动,鼓励高校人才到新区企业兼任“科技总监”,支持企业人才到高校兼任“产业教授”,深化中小微企业高级职称评审改革,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打造近悦远来、人人向往的人才高地。

(三)加力深化改革,释放新区发展源动力。坚持改革系统集成,着力扩大开放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机制、注入更强动能,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做好管理体制优化“后半篇”文章,完成“三定”方案编制、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建立健全薪酬激励制度。继续承接省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确保“接得住、落得下、用得好”。重点提升“一枚印章管到底”“一支队伍管执法”的审批执法服务效率,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工作体系。鼓励首创精神,推出更多“重构性”“集成性”“示范性”的改革成果,让改革成为新区的鲜明特质。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梳理政务大厅窗口功能,优化“线上全程办、预约错时办、主动帮代办”,提升“办不成事窗口”服务成效,审批环节、资料、时限再压缩10%以上,加快打造“无证明新区”。深入实施“千名干部联千企”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新区政企早餐会,完善企业百事通服务平台功能,倾心帮助企业拓市场、聚资金、引人才。扎实推进新区质量品牌建设行动,加快打造一批国家质检中心,推动质量管理、认证认可、专利技术与国际接轨,支持骨干企业争创国家质量奖和中国驰名商标。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优化升级新区产业扶持政策,大力推行“免申即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培育壮大民营经济。旗帜鲜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组建新区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行业商会,为政企沟通搭建桥梁和纽带。大力开展民营企业人才培训,提升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能力素质,组织互访互学,深化交流合作,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大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本支持力度,扩大种子基金、天使基金、人才基金、产业母基金规模,引导上市企业组建产业投资基金,提升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增强对接资本市场能力。助力企业上市,开展“一企一团队、一企一方案”精准服务,争取70家以上优质民营企业进入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库,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鼓励上市企业做大市值,支持上市企业再融资,扩充上市企业“湘江板块”。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加强典型选育,发布新区民营企业百强榜,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打造旗舰型国企,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动新区国企向实体经济转型。完善国企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压减管理层级、子公司规模,再造内控流程,实现“瘦身健体”。开展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试点,建立国资在线监管平台,推进国资监管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实现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保值增值,力争国有资产规模突破2500亿元。

(四)扩大有效需求,增强新区经济驱动力。抢抓后疫情时代窗口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促消费强投资开放,巩固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

促进消费升级。打造省会消费新中心,提质桐梓坡中央商圈、梅溪湖时尚商圈、洋湖国际商圈、滨江高端商圈、麓谷青春商圈,改造望城坡、湾镇等传统商圈。扩大传统消费,加快华润万象城、柏宁品牌酒店等项目建设,做强“首店经济”“首发经济”,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落实“房住不炒”要求,探索差异化政策,有力保障刚需,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积极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确保新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拓展服务消费,培育医疗康养、文化旅游、体育健身、都市休闲等消费热点,着力繁荣夜经济,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发展新兴消费,发挥数字商务示范企业引领作用,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丰富数字人民币消费支付应用体验,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优化消费环境,出台促进消费的激励措施,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举办主题节会活动,为消费市场增加“流量”。

扩大有效投资。发挥项目投资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提升社会资本投资比重,全年铺排项目1443个,年度计划投资1742亿元。改革优化集体土地拆迁补偿安置模式,铺排征拆项目121个,年度计划腾地1万亩。围绕“两新一重”、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领域,加强项目策划包装,建立全区项目储备库和滚动实施计划,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级计划“笼子”。紧盯“三类500强”企业、独角兽企业,发挥主机企业、高校校友等作用,大力开展供应链招商、资本招商、中介招商,全年引进10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个、1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0个、“三类500强”关联企业20家以上。

提高开放水平充分发挥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海归小镇洋湖先行区等平台功能,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开展国际商贸交流、招商投资推介。做实湖南自贸联动协同区,链接中欧班列、江海航线、航空货运等对外通道扶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打造跨境电商聚集区,全年完成对外贸易总额700亿元以上。深化区域协同发展,推进高铁西城片区、虞公港临港产业园及配套物流园建设,补齐高铁、水运短板,加快构建多式联运、联通世界的交通枢纽。持续扩大互联网岳麓峰会、海归论坛等活动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新区外向度。

(五)塑造一流品质,提升新区综合承载力。弘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彰显山水洲城的颜值和气质。

展现独特风貌。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和城乡发展格局,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功能体系。完善全域规划体系,开展直属区综合规划评估与研究,编制轨道线网、中小学校等专项规划,逐步实现新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重大片区/乡镇-村庄四级全要素规划管控。统筹现代功能、自然肌理和文化传承,加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提升建筑景观水平,加快构建“两山引领、七湖辉映、双廊相牵”的生态格局,大力塑造国际范、湖湘韵、江山景的新区风貌。

完善功能配套。实现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一期工程通车运行,提速梅浦联络线、黄桥大道南延线等骨干道路建设,打通双塘路、矿山路等一批断头路、瓶颈路,开通长株潭“水上旅游巴士”,形成高效畅达的综合交通网。完善水、电、气、讯“多张网”,实施天顶变220千伏输变电、河西燃气储配站、雷锋供水基地等枢纽路由工程,新增5G基站1500个、新能源充电场10个,加快建设智慧型韧性城市。

擦亮生态名片。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河(湖)长制、林长制,推进赵洲港汇水区、含浦片区、洋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及大王山水质净化厂建设,加强工地扬尘、汽车尾气、餐饮油烟、工业排放等重点领域整治,实现“一江两河”水质、空气优良率稳定达标。持续巩固市容环境常态化精细化管理,理顺渣土固废、设施亮化等领域监管机制,着力提升门户道路、重要节点形象品质。深入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建设一批文化公园、社区绿地、街角花园,铺呈推窗见绿、处处是景的美丽画卷。

实施乡村振兴。做实田长制,完成耕地恢复25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8000亩,守护粮食安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做好对口帮扶工作。突出“一镇(街)一特”“一村一品”,着力发展都市农业和院士农业,重点培育观光休闲、研学体验、特色种养等乡村品牌。因地制宜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统筹乡村“七张网”布局,做好靳江河大堤等防洪工程前期工作,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实施骨干水利工程47个,新建提质农村道路160公里,新改建农村桥梁6座,打造泉水湖村、云盖村等美丽宜居连片示范区。深化农村改革,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增年收入100万元以上行政村34个。

(六)增进民生福祉,共育新区家园亲和力。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办好民生实事。“十大民生实事”为抓手,积极探索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推动“七有”向“七优”迈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开幼儿园9所、新改扩建学校14所,扩充公办园位2000个、学位3万个,实现幼有优育、学有优教。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新增城镇就业2.4万人,实现劳有优得。推进健康新区建设,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层医疗领域,启动和加快学士、银盆岭、白马、麓谷等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全民医保参保率96%以上,实现病有优医。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6家,新改建老年食堂20个以上,实现老有优养。提质一批农贸市场,改造老旧小区80个,实施20个住宅小区供水设施户表改造,加装电梯120台,实现住有优居。健全专项社会救助制度,加大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关爱,实现弱有优扶。

提质公共服务。夯实公共交通基础,深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重点优化园区公交路网,逐步打通“村村通”公交与城市公交的微循环。繁荣公共文化事业,新建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家,实施“52阅读”促进行动,浓厚新区文化氛围。加快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新建智慧社区健身中心15个、新改建室外运动场24个。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应急能力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共治”,做实网格化服务管理,激发志愿者、楼栋长等主体积极性,建设文明小区和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小区事大家管。建立健全新建小区物业公司首聘机制,设立小区物业服务“红黑榜”,对列入黑榜的企业限制其参与新区物业招投标。认真办理12345政务热线工单,将满意度纳入年度绩效评价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雷锋精神,培塑“湘江榜样”,以德治裨益法治、形成善治。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好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和双拥工作,继续做好对台、侨联、残联等工作。

建设平安新区。坚持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紧盯自建房、燃气、消防、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开展常态化隐患排查整治,落实标准化安全监管,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实现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人员伤亡数大幅下降。认真抓好食品药品安全、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城市防涝等各项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好信访工作,完善群众信访“最多访一次”机制,持续化解信访积案,创建一批“三零”社区(村)。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升级“雪亮工程”,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涉未成年人、涉毒、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行为,确保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网络安靖。

三、着力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政治建设,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团结凝聚伟力,以奋斗谱写华章,向党和人民交出精彩答卷。

坚持科学理政,建设数字政府。建设湘江城市超脑,推动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等平台建设,运用数字技术对政府治理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注重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深化数据分析加工及价值挖掘,推动电信、电力、环境、交通等各类数据依法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将法治思维贯穿政府工作始终,严格执行政府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完善本级政府权力清单,深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坚持政务公开,全面强化依法行政。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各界监督,让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推动八五普法,完善公益律师制度,让法治阳光照耀新区崛起之路。

坚持实干兴政,建设效能政府。引导和激励政府工作人员解放思想、提升素养,以开放视野、改革办法、创新举措破难题、创唯一、争第一。把善作善成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的执着追求,建立大数据监督平台,强化政务督查问责,治理庸、懒、散、浮、拖等行为,以较真较劲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见行见效。规范并加强临聘人员管理,控制政府运行成本。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全过程数字化监管,提高投资效益。关心关爱基层,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坚持从严治政,建设清廉政府。持续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压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加强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全程管控和审计监督,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力量源于团结,奋斗创造奇迹。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湘江新区党工委(岳麓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区而团结奋斗!

附件1

      

1. 直属区包括岳麓区、长沙高新区和白箬铺镇、黄金园街道、金山桥街道。P2

2. 五个十大项目包含十个重大城市片区、十个重大引领性产业项目、十个重大科技创新标志性项目、十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十个重大民生项目。(P2

3. 统筹区:包括宁乡经开区、望城经开区、宁乡高新区、湘江新区规划范围内的宁乡和望城其他区域以及岳阳湘阴片区、湘潭九华片区。P2

4. 安全生产二十条《湖南湘江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P3

5. 15条产业链:按照《湖南湘江新区产业链推进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推进新区15条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具体产业链包括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移动互联网及应用软件、先进计算及信息安全产业链;航空航天(含北斗)、先进储能材料、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链;新材料(含新型合金、3D打印)、新一代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环境治理技术及应用产业链;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及传感器、检验检测产业链;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科技服务产业链。(P3

6. 柳枝行动从孵化项目的角度,平台重点支持成立时间不超过三年的科技创新型项目,从孵化服务的角度,平台以投融资为核心提供创业服务,包括20万元创业补贴资金(无偿不占股)、股权融资、股权投资等。(P5

7. 揭榜挂帅也被称为科技悬赏制,是一种以科研成果来兑现的科研经费投入体制,一般是为了解决社会中特定领域的技术难题,由政府组织面向全社会开放的、专门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非周期性科研资助安排。(P5

8. 多规合一指在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下,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地与耕地保护、综合交通、水资源、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社会事业规划等各类规划的衔接,确保多规确定的保护性空间、开发边界、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一致,并在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上建立控制线体系,以实现优化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提高政府空间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标。P6

9. 三区三线三区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三线即根据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P6

10. “类REITs”: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即非金融企业将基础资产,通过设立特定目的信托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资产支持票据,由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收益支持的证券化工具。(P6

11. 三集中三到位+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审批服务模式:三集中指部门审批服务工作向一个处室集中、审批服务处室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审批服务事项向政务服务中心和电子政务平台集中“三到位”指审批服务事项和人员入驻政务服务中心到位、部门对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授权到位、审批服务电子监察到位;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P6

12. 办不成事窗口为处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来新区办事,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未能成功办理的事项或办事企业、群众往返多次未能解决相关问题等有关情形而开设的窗口。(P6

13. 免申即享为让企业对各类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减少获取政策和申报政策的时间、人力和资金成本,政府部门按照政策实施范围和条件,对于可以通过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明确支持对象和金额的企业,实现零申报、零跑腿、零成本,财政资金直接拨付到企业账户。(P6

14. 零收费+上门办服务新模式:湘江新区以实现大幅提升群众办事获得感、助力企业快速发展为目标,系统打造一件事一次办升级版,聚焦特殊人员群体和重点企业需求推出的零收费”“政府专人跑腿,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创新服务模式。(P6

15. 金芙蓉跃升行动:按照《湖南省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要求,2025年,湖南省境内外上市企业数量达到200家以上,总市值达3万亿元以上,直接融资总额增长50%以上,资产证券化率提高5%以上,居中部省份前列,暂无上市企业的市州实现零的突破。(P7

16. 四精五有四精即精准规划、精美建设、精致管理、精明增长;五有即有颜值、有气质、有内涵、有格调、有品位。(P7

17. 一轴两带六组团八片区一轴指科创主轴(推进湘江两岸协同发展,共筑融城发展格局);两带指科教产融合创新带、高精尖产业创新带(科教产融合创新带:依托潭州大道、S3,串联大科城、科学城和湘潭兴隆湖片区;高精尖产业创新带:依托望雷大道,串联高新区、科学城和湘潭大学城、九华经开区);六组团指六个科创功能组团[科教融合示范区、前沿科学创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区、产研融合创新区(潭)、成果转化区、战略留白区]八片区指八个近期重点片区[智能网联片、观音港科技孵化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大学科创港、总部创新中心、兴隆湖创新中心、国际人才小镇、科技展示交流中心]P7

18. 十大基础设施项目按照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长沙市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高质量推进双五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要求,在全市实施五个十大项目,其中包括十大基础设施项目。新区范围内高铁西站暨常益长铁、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一期、暮坪湘江特大桥、湘雅路过江通道工程、香炉洲大桥等5个项目入选十大基础设施项目。(P8

19. 电力630”《实施强省会战略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绿色低碳的现代化新长沙智慧电网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抓手,以“630攻坚机制为保障,确保十四五期间,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在长完成投资400亿元。(P8

20. 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路。(P9

21. “一老一小”:老有所养、幼有所育。P9

22. “3+3+N”现代化产业体系:即发展3优势产业集群,包括工程机械、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3特色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金融、生产性服务业、文化旅游;N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数字产业、智能网联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碳环保。(P13

23. ”“”“”“四大领域:即芯片的设计与研发,功率半导体专用装备与验证,集成电路成套装备领域;即信息安全系统产品、大数据安全软件及服务、云安全软件和服务、工业互联网安全软件及服务;即计算产品、数据库、中间件产品、应用软件、新型计算系统;即智能终端、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工厂、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出行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的开发。(P14

24. “两芯一生态”:鲲鹏CPU、飞腾CPU,麒麟系统生态。P14

25. S基金(Secondary Fund):也称二手份额转让基金,它是专注于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的基金,投资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二手份额或投资项目组合。P14

26. “五好”园区: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形象好。(P15

27. “三生”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P16

28. 一枚印章管到底指将多个有关部门的行政审批职权相对集中到一个部门,统一使用一枚行政审批印章。(P18

29. 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P20

30. “两山引领、七湖辉映、双廊相牵”:“两山”为岳麓山——橘子洲文化旅游区和大王山旅游度假区;“七湖”为雷锋湖、后湖、西湖、梅溪湖、洋湖、泉水湖、尖山湖;“双廊”指沿湘江雕琢“百里画廊”,向西腹地延展的“都市田园走廊”。(P21

31. 一江两河“一江”指湘江两河”指靳江河、龙王港。(P22

32. “七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P23

33. 三零社区(村):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P24

34.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P25

附件2

202210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序号

10件民生实事项目

完成情况

完成率

1

完成双减工作重点监测目标任务(减轻作业负担,加强作业监管,作业公示制度学校占比100%优化课后服务,开展课后服务学校占比100%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纳入监管100%家长、学生满意率90%以上

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建议名单)

100%

2

新增学1.5万个

2.8万个

187%

3

创建市级美丽宜居村庄40个以上

45

112.5%

4

实施新一轮智慧电网“630攻坚,建成主网项目35个、配网项目460个。

38个、472

108%102%

5

打造精美街巷128条。

194

152%

6

提质通村通组公路40公里以上,完成八家桥等4座危桥改造。

40公里、4

100%

7

实施水利冬修项目40个。

40

100%

8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年收入100万元以上强村达29个。

31

107%

9

新建基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6提质市级儿童之家5家。

16家、5

100%

10

建市级标准化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家,新改建室外运动场20

5家、20

100%

(注:以上数据统计口径为2022年岳麓区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民生实事指标任务)

附件3

202310件民生实事

序号

1

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4新开幼儿园9扩充学位(园位)3.2万个

2

新增城镇就业2.4万人。

3

启动和加快学士、银盆岭、白马、麓谷等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全民医保参保率96%以上。

4

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6家。

5

改造老旧小区80个,实施20个住宅小区供水设施户表改造,加装电梯120台。

6

新改建老年食堂20个以上

7

新建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家。

8

加快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新建智慧社区健身中心15个、新改建室外运动场24个。

9

实施骨干水利工程47个,新建提质农村道路160公里,新改建农村桥梁6座。

10

新增年收入100万元以上行政村34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