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2122日在长沙市岳麓区第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区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长沙市岳麓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和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岳麓经济发展波澜壮阔、高歌猛进的五年,是干事创业心齐气顺、力共举的五年,是城乡面貌绽放新姿、华丽蝶变的五年,是民生改善硕果累累、幸福满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市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推动经济实力跨越式增长、产业结构历史性变革、城乡面貌全域化改善,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稳健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成功谱写了建设“知识岳麓、创新岳麓”的壮丽篇章。

十三五”时期,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总量由中心城区靠后跃升至第二,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2%,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均居全市中心城区前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2万元,较“十二五”末增加2万元。我区稳居全国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五个百强区行列,荣获首批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等国家级荣誉38项,收获湖南省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等省级荣誉41项,“秀美气质更迷人、创新气势更磅礴、发展气场更宏大、国际气息更浓郁”的新岳麓闪耀三湘、崛起中部、享誉全国。

(一)五年来,我们高举产业发展旗帜,经济实力持续跃升。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持续用力,连续五年开展“产业发展年”活动,传统动能与新兴动能接续迸发、迭代升级。

产业地标节节拔高。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创新潮涌,获批国家首批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示范基地,建成中建智慧谷东区、岳麓科创港等项目12个,新增科创承载空间150万平方米,进驻科型企业超4500家,7个院士领衔项目扎根落地,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跻身税收5000万元以上楼宇,湖南大学科技创新中心正式起航,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市技术转移转化基地”应运而生,后湖艺术园写意湖湘匠心,西湖文化园互联网经济方兴未艾,合作共创催生技术交易合同2300件、成交额42.5亿元,孵化优质企业340家,“创业在岳麓”引领时代风潮。湖南金融中心拔地而起,确认为唯一省级金融中心,建成楷林国际等楼宇28栋,进驻长沙银行、财信金控等金融机构454家,落户中金科技等金融科技企业55家,湘江基金小镇资产管理规模达1806亿元,湘江金融发展峰会品牌唱响,金融业产值占GDP比重突破8%,行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达28%,金融生态林拔节生长、枝繁叶茂。岳麓高新区生机勃发,叠加“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等五个“国字号”平台,建成产业承载空间98.6万平方米,进驻瑞士SGS、苏州苏试等检验检测企业127家,引进德国舍弗勒、百度阿波罗等人工智能企业68家,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超30%,特色园区扬帆远航、行稳致远。

产业项目纷纷落子。招大引强成果丰硕,五年引进产业项目968个,合同引资3238亿元,建成产业项目677个,完成投资2988.5亿元。壳牌石油、华为等26世界五百强企业纷至沓来,百度、浙江大华等12全国五百强企业落子岳麓,中南控股、神州数码等10民营五百强企业纷纷进驻。主导产业蓬勃发展,建成宜家家居、凯德壹中心等大型商贸综合体7个,渔人码头等夜间经济街区特色彰显;爱尔医疗健康城、亿达健康科技城等康养项目稳步建设,社会养老机构稳健发展,健康养老全产业链加快舒展;湘江欢乐城、华谊电影小镇一期投入运营,建成梅溪湖文化艺术中心、谢子龙影像馆等城市地标,沿江都市休闲文化长廊声名鹊起。楼宇经济扩容提质,建成湘江时代等优质商务楼宇64栋,引进楼宇企业4200家,其中中铁城建、腾讯云计算等区域以上总部企业164家,打造金茂双子塔等税收过亿元楼宇9栋,特色和重点楼宇总量位居全市第一。

产业根基竞相壮大。微观主体活力迸发,五年登记市场主体超10万个,其中企业4.5万家,存续企业较“十二五”末增加3.5万家,新设企业增长率稳居全省前列。优质企业潜力释放,中大检测等434家企业跻身规模以上企业,湘电试验研究院等283家企业获批高新技术企业,达嘉维康等16家企业进入省、市拟上市后备库;五年新增外贸实绩企业109家,完成进出口总额16.9亿美元,为“十二五”期间的8倍。长效税源实力增长,年度纳税过千万、过五千万、过亿元非房地产企业分别达71家、23家、13家,建安房地产业税收占总体税收比重由“十二五”末的75%下降至60%,税源结构实现历史性调整。

(二)五年来,我们紧扣统筹融合主题,城乡建设如火如荼。统筹新城、老城、乡村三大板块,完善基础设施,丰富功能供给,促进城乡互联,融合发展开启新篇章。

空间格局持续优化。攻坚克难拓延建设空间,五年实施征拆项目300个,举全区之力腾地3.5万余亩,梅溪湖一期、滨江新城基本建成,城市布局更加疏密有度。全力以赴支持新区发展,完成长沙锌厂、蜂巢化工、麓山水泥等污染企业征收腾地,空间利用更加集约高效、绿色环保。内畅外联拉升交通格局,地铁2号、3号、4号线如期通车,长株潭城际铁路投入运营,岳宁大道、潇湘大道全线拉通,半小时“两岸生活圈”“城际交通圈”“城乡融合圈”全面建成;完成湘府路快速化改造、西二环拓改,建成玉赤大道、联江路等骨干道路53条,打通麻园路等瓶颈路15条,成环成网、纵横通达的交通格局基本成型。

城市建设内涵发展。梳理城市空间,完成老咸嘉湖路两厢等棚改16个,改造面积超41万平方米,服务9529名群众实现住房以旧换新,桐梓坡大板房棚改获评全国货币化安置经典案例。推进城市微建设,完成路面“白改黑”42.3万平方米、屋面防水改造30.6万平方米,优化交通微循环20处,龙王港社区、岳银三村等50个小区焕发新活力。畅通城市血管,疏浚地下管网1438公里,整治易渍点51个,新建排水管56公里,完成茶场村等区域雨污分流改造,地下空间韧性更强。留存城市记忆,完成麓山南路、白沙液街、牌楼路等城市更新,历史文脉延续和公共空间建设互生互荣。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完善基础设施,新(改)建桥梁26座、农村公路329条,建成“四好农村公路”34条,通村通组公路里程达1570公里;建成东山湾泵站等水利项目280个、湘江和靳江河城市防洪圈等堤防工程5处,2017年抗击特大洪水取得全面胜利。整治人居环境,新(改)建户用厕所3.5万余个,旱厕全面清零,31个行政村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拆除“空心房”“一户多宅”385户、大棚房1.6万平方米,基本实现小微水体精细管护,“新乡贤”等精神文明品牌释放感召力,成功打造含泰社区、学华村、曾家桥村等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社区(村)。发展都市农业,莲花漫谷、雨敞坪五彩谷、坪塘绿谷、学士农趣谷、含浦乡韵谷“五谷辉映”,建成爱格花卉、果趣谷等示范项目15个,圣峰果业、众益农业获评国家级标准化生产基地,唱响含浦油菜花节、莲花新春花会等节会品牌,农业发展提质提效。推进农村改革,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消除经济薄弱村21个,培育集体收入100万元以上强村27个,“四型”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农村居民腰包更鼓、生活更美。

(三)五年来,我们健全建管并举体系,大美岳麓绽放新颜。抓实大城智管、大城细管、大城众管,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宜居在岳麓”成为广泛共识。

山水洲城生机盎然。推进碧水保卫战,整治湘江排口9处,完成湖大北院水系治理、西湖汇水区控污截污等治污项目,提质莲花污水处理厂等治污设施6处,消除黑臭水体7处,保护城市饮用水源,柏家洲综合整治树立全国环保搬迁标杆,后湖生态修复取得圆满成效,“一江两河”流域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推进蓝天保卫战,落实“六控十严禁”和“一站一策”举措,全面规范渣土运输“两点一线”管理,完成在建工地扬尘治理全覆盖,加装餐饮油烟处理装置4.3万台,空气质量优良率由“十二五”末的65.2%提升至85%,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推进净土保卫战,严控农村面源污染,规模养殖单位、绿心工业企业、非煤矿山全部退出,修复玉江矿业等受损山体18处,推进铬盐厂污染治理,青山原野、田园沃土留住美好乡愁。

河西靓城秩序井然。提升序化水平,保持最严城管态势,消除城市斑点60处,拆除违法建设90.4万平方米,整治户外广告19.5万平方米,实施大王山、西二环两厢、龙泊湾街区等区域综合整治,城市界面更加清爽。提升维护水平,加大主次干道深度保洁和立面清洗力度,增加背街小巷常态化清扫频次,大科城、滨江、梅溪湖等区域市政、环卫、园林“三位一体”维护提升至历史最高水准。提升管理水平,实现628个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加强共享单车管理,分区分段规范占道经营行为,打造新民路等“门前三包”示范街区5条,市容街貌更加规范、有序。

国际新城光彩焕然。描绘城市天际线,建成328米高湘江财富金融中心,实现300米以上建筑零的突破,重点片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岳麓更具国际气息、新城魅力。塑造城市风景线,优化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服务,洋湖湿地晋级国家级湿地公园,提质改造金星大道等道路4条,打造岳麓大道等花化示范道路5条,建成金峰公园等公园13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9.5%,“所见皆景、四季赏绿”让人心旷神怡。点亮城市景观线,完成岳麓山、橘子洲等区域景观亮化提质,改造潇湘大道等城市主干道路灯亮化,通透明亮、溢彩流光的河西夜景加快呈现。成功协办世界计算机大会、中国民营企业合作大会、互联网岳麓峰会等重大活动,湖南—非洲企业合作中心、中德创新交流中心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大美岳麓海纳百川、喜迎宾客。

(四)五年来,我们秉承人民至上理念,民生福祉日益增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拥有更多可触可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综合配套提档。五年完成省、市涉及我区的民生实事133项。便民服务设施均衡布局,建成“十五分钟生活圈”69个、农贸市场19个、停车场55个,提质人行道103.8公里、自行车道188.7公里、历史文化步道11.8公里,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文化体育设施覆盖扩面,区“两馆”主体竣工,建成市级标准化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2,增设体育阵地300余处,群众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公共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建成电网“630”攻坚项目24个、配电网项目436个,电网扩容45万千瓦;建成5G基站3406个,大科城在全省率先实现5G信号全覆盖;建成农村自来水管网322公里,新增农村自来水用户2.6万户。

民生事业提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城镇居民就业4万人,完成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4万人,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教育投入由“十二五”末的7亿元增加至17亿元,新增金茂悦幼儿园等公办园17家、金色山庄幼儿园等普惠园65家,建成西雅中学等学18所,区属学校在校生总数达11万人,全面消除大班额,师德师风建设有力推进,“读书在岳麓”保障孩子们茁壮成长。筑牢健康岳麓基底,区公卫中心主体竣工,建成西湖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提质改造卫生阵地40处,区属公卫医疗队伍增员至1353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普及率达96.8%,完成妇女“两癌”筛查5.1万人、新生儿疾病筛查4万人,获评全国健康促进区。完善综合保障体系,新增日间照料中心52家、养老床位2300张,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加大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关爱力度,保障基本生活救助临时困难,将温暖送到了群众心坎上;全面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惠及9731人;建成金溪湾二期等保障性住房1036套,分配农民安置房1.4万套、廉租房595套,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深化民兵调整改革,健全退役军人保障体系,完成1492名退役军人社保接续。

社会治理提效。全面保民安,加强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消防、饮食用药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消除隐患11个,我区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数稳居全市低位,获评省食品安全先进区、省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优秀单位。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禁毒人民战争,八类恶性案件破案率达100%,“一村一辅警”配备到位,我区稳居省平安区行列。全力顺民心,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妥善化解信访问题500余个,闲置楼宇盘活稳步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心解民忧,深化网格化管理服务,推广社区(村)“坐班”转“值班”改革,解决民生问题20万余个,善治善为的治理格局更加生动。涌现出谢海华夫妇等道德楷模135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我区获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省级先进单位,圆满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阶段任务。

(五)五年来,我们砥砺施政为公初心,自身建设卓有成效。加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建设更高水准的人民满意政府。

自觉做到高效勤政。优化组织结构,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政府机构设置更加科学、权责更加协同。深化政务改革,向街道(镇)下沉审批事项140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达185项,新设“一窗通办”综合窗6个,在全市率先开设“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区”,建成“1+3+17+22”政务服务体系,办事证明事项较“十二五”末减少53%,新设企业审批时长控制在1个工作日以内,最快2小时办结,政务事项办理实现流程缩短、手续简化。强化智慧管理,实现智慧岳麓、12345等平台信息互通,“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办结事项24.5万个,“岳麓政策通”实现查询与申报“指尖一点通”,涌现出学士“小安大爱”、梅溪湖“智慧梅溪”、咸嘉湖“咸嘉里手”等智慧管理品牌。

坚决做到依法行政。形成遵法自觉,健全政府依法决策机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推进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重要决策事项、政府公文法制审核率为100%;依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法行政水平持续提升。完善普法体系,圆满完成“七五”普法,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依法接受监督,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认真听取建议和意见,办结人大代表建议372件、政协委员提案462件,办复率达100%

严实做到廉洁从政。严厉正风肃纪,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开展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累计查处各类案件348起,处理620人次。严格审计监督,加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等重点领域监管和财政资金审计,完成政府投资审计项目190个,核减金额1.2亿元。严控行政成本,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三公”经费较“十二五”末下降70%,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稳步提升。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一年极不平凡、值得铭记。我们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良性发展,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7%,税占比为83.8%。过去一年,我们主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工作。

(一)众志成城,谱写抗击疫情的英雄赞歌。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统筹有力、科学有序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仅用20天实现本地新增病例清零,群众对我区抗疫工作的满意率排名全市第一。构建坚强的人民防线,2000余名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参战,3000余名党员干部挺身一线、坚守战线,2.4名志愿者火线请缨、冲锋在前,值守266个住宅小区,排查管控重点地区来(返)长人员2.6万余人,核酸筛查10.9万人次,免费发放中药11万份,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同心必胜、合力必赢的信念激荡岳麓。释放强劲的复苏态势,统筹打好经济发展保卫战,353名干部深入一线,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861个,新增减税降费9.8亿元,区本级兑现政策扶持资金1.3亿元,减免企业租赁国有物业租金1467万元,促进了经济迅速复苏、持续发展。我区在全市“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竞赛中勇夺中心城区优胜集体。锤炼顽强的抗疫精神,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雨同舟更见患难真情,在大战大考中,岳麓干群万众一心、舍己为人、不辞辛劳,诠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许多平凡人挺身而出,成为时代的英雄,我区共有5名先进个人荣获省级表彰。抗击疫情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也将永远激励岳麓人自强不息、勇毅前行

(二)乘风破浪,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态势。落实“六保”“六稳”,加力项目招引和建设,延续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壮大科创引擎,大科城管委会正式获批,进驻科技型企业1300余家,引进京东智联云等标志性企业35家、树图区块链等标志性平台10个,大科城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做大产业集群,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进驻楼宇企业680家、总部企业30家、金融机构112家,湘江鲲鹏等76个重点产业项目竣工达效。扩大有效投资,完成41个项目征拆腾地,启动青山路等25条道路建设,拉通坦山路等道路6条,互联互通迈上新台阶。放大消费引力,阳光100凤凰街、洋湖水街投入运营,四季消费节会火热开展,实现旅游收入超百亿元,消费人气持续激增。

(三)攻坚克难,收获决战决胜的丰硕成果。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涉区工作获国务院表彰,龙王港流域综合治理经验获人民日报推介,大气污染防治十大专项行动深入实施,我区在省纪委“洞庭清波”督察中收获好评,“一江两河”水质稳定达标,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五年来最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纵深推进,年度化解隐性债务4.9亿元,麓山控股信用等级跻AA+,区属平台公司迈出市场化转型坚实步伐,争取13亿元政府专项债用于刚需项目建设,化解非法集资陈案7起,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对口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建成洗洛卫生院等帮扶项目17个,助推龙山百合、田溪水果等农产品触网营销,服务龙山物流边贸产业发展,促推龙山县整体“脱贫摘帽”,岳麓担当充分彰显。

(四)用心尽力,传导发展为民的民生温度。回应民生关切,提质科学村等老旧小区10个,建成停车场16个、社区门店和农贸市场各2个,创建物业管理标准化小区13个,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202台,居民生活便利度稳步提升。提质公共服务,新建提质雅礼洋湖小学等学校27所、璞丽景园幼儿园等公办园5家,新增中小学学位6315个、幼儿园园位1620个,教育强区内涵更加丰富;提质改造市级标准化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为17家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全科医生96名,群众身心健康更有保障;新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4处,提质改造村级儿童之家5家,“一老一小”得到有效照护。完善乡村设施,新(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改造户用厕所2万余座,建成水利项目57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与此同时,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侨联、红十字会、残联、社科联、慈善会、关工委、老龄委等为岳麓发展作出新贡献。民族宗教、人防、对台、档案、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往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群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新旧动能转换尚需时日,“消费在岳麓”质效有待提升,现代服务业集群的竞争力有待增强。城市建管离“四精五有”要求仍有差距,生态环境保护有待加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还不健全,民生领域的短板有待补齐。社会治理与广大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政府服务效能有待提升。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务实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和2035年远景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综合分析发展形势,外部机遇和挑战同在,内部活力与压力并存。从宏观大局来看,国家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提出的“三个高地”“四新”要求,为湖南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必将指引长沙加快现代化进程,为岳麓发展提供更优整体环境。从自身发展来看,“十三五”期间,岳麓开辟了鲜明的高质量发展战略路径,形成了发展新支撑、拓展了发展新空间、积蓄了发展新动能。过去五年,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岳麓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光明,为“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力践行湖南“三高四新”战略,主动担当长沙中心城区使命,深度融入湖南湘江新区发展,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创强区、具有辐射带动力的金融强区、具有全域吸引力的文旅强区,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联动共兴的产业融合,新兴产业与现代教育聚变共生的产教融合,强产业与建新城同频共振的产城融合,城市与乡村协同共进的城乡融合,开启“三强四融”发展新征程,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岳麓华美篇章。

今后五年,全区将实现经济发展更添活力、创新动能更加强劲、改革开放更趋深化、城乡发展更具品质、人民生活更为舒爽、社会治理更富效能。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提升产业经济竞争力,打造迭代升级产业高地。突出现代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发展主线,内育外引、扩容增量,打造在全省乃至中部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聚力发展现代金融、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健康养老、高端商贸、软件与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实现要素富集、特色彰显、链条舒展。坚守“一主一特”定位,提升智能网联汽车先导性增强人工智能带动力,做强检验检测规模化,促进岳麓高新区高端化发展。实施招才引智工程、畅通金融赋能渠道、完善科创服务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打造宜业高地、创新胜地。畅通双循环,以消费升级促进供给升级,以新供给促进新消费,融入高层次开放平台,引领“消费在岳麓”风尚。

(二)释放科技创新驱动力,打造产教融合宜创热土。依托大学科技城建设“三地”。建设自主创新策源地,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完善科研基础设施,集成校企创新资源,攻关前沿科技、突破瓶颈制约、促进融合创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地,搭建多元化转化平台,供给综合化双创服务,浓厚宜创氛围,打造创新创业优质项目集群、领先企业矩阵。建设高端人才集聚地,创新产教融合制度和模式,打造“一库一网三平台”,完善人才公寓、基础教育等配套设施,优化引才营智环境。

(三)激活城乡联动生命力,打造协同发展示范样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提升新城承载力,形成空地衔接、城际互融、城乡对接、交互换乘的综合交通体系,践行配套设施完备、信息通讯发达、智能服务齐全的现代化城市发展路径,建设具有都市气息的国际新城。建强便民生活圈,实施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未来社区建设行动,科学布局基层便民设施,打造以人为本的生活空间。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更高效益的都市农业,拓延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范围,推进乡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发展集体经济,促推行政腹地崛起为宜居高地、产业高地。

(四)彰显岳麓新城吸引力,打造都会形象首善之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抓实“两型”社会建设,推动绿色低碳理念落实于各行各业。擦亮宜居新城名片,统筹亮化、绿化、洁化、序化、美化,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构建更高密度的生态廊道与网络,优化新开发片区城市规划与设计,让“四精五有”理念落实在细节当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推进清霾、碧水、静音、净土“四大行动”,强化常态监管和问题整治,让山更秀、水更清、洲更靓、城更美。

(五)增强民生改善保障力,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家园。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保障劳动所得。强化全链条教育综合保障,弘扬良好师德师风,筑牢教育强区基底。强化托底兜网,健全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让每个岳麓人都感受到温暖。完善疫情防控体系,提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建设儿童友好、老年友好型城区,丰富“一老一小”保障服务供给。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健全多渠道房屋供给体系,让城与人和谐共处。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政府、社会、公众协同治理,提升城乡本质安全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环境保障。

与此同时,展望2035年的远景目标,我区将在“十四五”发展的基础上,再奋斗十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岳麓,实现区域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全国创新型城区、区域金融中心、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建成更加宜居宜业的品质城市,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巩固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建成法治岳麓、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文化名城、人才高地、教育强区、健康岳麓,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建成更有温度的民生保障体系,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三、2021年工作重点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税占比完成市定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能耗双控”完成市定目标。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构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新防线。保持思想不松、机制不变、队伍不散,突出抓好新形势、新环境下的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抓好常态防控。统筹抓好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大活动、重要时段疫情防控,加强入境人员和进口货物防控管理,防范化解疫情输入风险。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发现报告制度,推进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加强农村疫情防控,引导公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严防聚集性疫情。

做足应急准备。精准开展疫情监测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有序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场所等应急准备。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全面提升紧急医疗救援保障能力。

强化基础保障。大力加强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序开展疫苗接种,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筑牢疫情防控基底。

(二)着力形成“重点突破、协同推进”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态势。重点发力现代金融、文化旅游、人工智能、检验检测等主导产业,整体提升经济质量效益,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群。

做大做强湖南金融中心。加快复星湖南金融科技城等项目建设,促成招商银行大楼等金融楼宇投入使用,提升产业承载力。围绕“传统金融、基金、中介服务机构”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全年引进相关机构80家以上,做强金融集聚区。大力发展科技普惠金融,启动产业、科技、金融融合创新发展先导工程,探索建立新型产业金融实验基地,建成金融孵化器2个,支持财信金控、湘江国投等入驻机构向区域优势产业链拓展业务版图,释放辐射带动力。

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岳麓书院、肖劲光故居周边环境,加强曾国藩墓等文物保护,升级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讲好湘江西岸革命军旅故事,促进红色基因与湖湘底蕴赓续厚植。加快推进欢乐海洋、恒大童世界建设,实现映客龙湖、和光传媒主体竣工,促成文艺地标、文旅综合体、精品民宿、乡村景点串珠成线,推出一批经典旅游线路,促进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联合共荣。加快无形文化资源向有形产业资产转化,促推文化创意要素向文旅产业渗透,鼓励岳麓文化元素实体化、产品化,加快数字文旅建设,联合互联网服务平台共建文旅产品旗舰店,促进文化传承与产品创新深度融合。

  巩固提升岳麓高新区支柱地位加快打造智能网联汽车高地,建设“湘江智谷”,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城、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总部、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等项目建设,推进智能装备、智能医疗等智能产品核心硬件技术研发,服务智慧高速和智慧社区等应用场景打造,导入精密仪器制造、高技术智能制造相关企业,确保全年引进产业链企业40家以上。加快打造检验检测高地,推进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沙基地、国网电科院二期、电都云物联网研发智造中心等检验检测项目建设,着力引进上游智能检测设备制造企业,确保全年引进产业链企业40家以上,实现产值79亿元。加快打造品牌价值高地,推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省部共建检验检测学院、国家级标准创新基地等平台挂牌,在高端人才培养、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增添“岳麓分量”。加快打造产城融合高地,推进园区调规扩园,启动东山湾国际新城建设,支持湖南大学创意园选址落地,联动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彰显更高区域价值。

突出彰显区域产业特色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整合区内各主体招商资源,开展靶向招商、联动招商,引进“三类五百强”项目15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聚焦打造长沙消费“西中心”,启动桐梓坡中央商务区开发,加快京东超级体验店建设,促成卓伯根投入运营,提质金星北路、云栖路、岳麓大道三条“汽车商贸轴带”,打通区域房地产市场与本土家居商贸市场联动链条,鼓励无接触交易服务发展,繁荣夜间经济、网红经济,丰富“消费在岳麓”内涵。聚焦龙头教培机构引领,规范发展梅溪湖、火炬城、佑母塘路、五星村“四大教培产业区”,唱响岳麓教培品牌。聚焦健康养老全产业链建设,促成长沙华大医学检验所、泰康之家·湘园一期投入运营,引进连锁型社会化养老机构2家以上,促进普惠型和互助性养老稳健发展。

(三)着力涵养“合作共创、服务集成”的科创新生态。坚持以自主创新为策源,以成果转化为主线,以人才聚集为助力,推动大科城加快崛起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建强科创平台。深化“区校战略合作”工程,支持驻区高校“双一流”和交叉学科建设,促成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跻身亿元楼宇,加快湖南大学成果转化基地、湖南师范大学文化创意基地和二里半科技广场建设,构建“一城四基地”合作共创格局。开展“名企满楼、名家满园”工程,推进湘江科创园等项目建设,实现中建智慧谷西区投入运营,全年引进科技型企业1500家、实现后湖艺术园民居使用率超80%实施“影响力提升”工程,整合知名高校湖南校友会资源,组织开展科技创新交流互动活动,夯实“岳麓·创讲堂”等双创活动平台,高标准举办“一带一路”长沙科技合作交流会等国际双创活动,放大大科城影响力

提升创新能力。丰富科研基础设施,积极导入高端科研资源,新增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10个以上,服务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高质量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服务特种玻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金刚石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开展科技攻关,支持航天集团、矿冶研究院、矿山研究院等驻区科技研发企业“揭榜挂帅”,引进湖南省智能运载创新中心等新型研究机构5家,集成优势力量进军科技前沿。实施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行动,推动科技创新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中小企业成长为创新发源地,促推130家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

强化双创服务。汇聚高端人才,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和服务专员制度,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供给综合服务,搭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区,统筹2亿元大科城成果转化基金,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全年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25亿元以上。丰富应用场景,推进“软件业再出发”,做强“一城四区”产业集聚区,在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领域,为科创主体提供用武之地。完善综合配套,推进5G加速港和大科城智轨电车建设,打造以品牌书店为代表的公共交流空间,浓厚宜学宜创氛围。

(四)着力塑造“便捷高效、公平可期”的营商新环境。对接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全面深化改革、优化服务,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推动改革走深走实。落实改革举措,深化“放管服”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事项、再造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打造全区统一的“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审批模式,实现不动产登记平均2个工作日、工业投资房建项目审批38个工作日内完成。延伸服务边界,完善“1+3+17+N”政务服务体系,推广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为企业办事降成本、缩距离、减流程,确保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5万个,其中企业1.2万家。破除数据壁垒,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提高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业务协同能力,推动数据依法依规向个人和企业有序开放、有效供给、综合利用,提升网上办事便捷度、安全性。

服务企业做大做强。构建城市高能集聚空间,推动楼宇经济空间格局明晰、产业生态成型、特色楼宇崛起,深化“两站三单四制”模式,建立“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邮寄办、帮代办”相结合的楼宇服务体系,全年引进楼宇企业650家以上,新增亿元、5000万元楼宇各2栋以上。构建优质市场主体梯队,健全“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链条,开展“一企一团队、一企一方案”精准服务,大力培育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助推110家企业成为规模以上企业,促成赛恩斯等2家企业在创业板或科创板上市。构建多元开放贸易格局,依托湘江新区开放发展优势,积极对接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推动生产型、贸易型、供应链型外贸企业协同发展,全年新增外贸实绩企业20完成进出口总额10亿美元。

实现环境更优更好。为企业去难点,夯实“资润岳麓”等金企互动平台,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搭建互联网就业供需对接平台,将岳麓打造成为创业圆梦的优质舞台。为企业消痛点,规范开展执法检查“双随机、一公开”,重拳打击破坏营商环境的违法违纪行为,促进企业家以恒心办好恒业。为企业通堵点,在市场准入、政府采购、信贷支持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打造“倾力支持、立说立行、精心呵护”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争创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五)着力展示“和谐共生、城景交融”的都会新形象。落实“四精五有”理念,推进全要素品质化城市建设、全方位精细化城市管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城市良性互动。

推进“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拓延发展空间,推进岳麓高新区、望岳、坪塘等重点区域征拆,全年征拆万亩以上实现融城小镇等74个项目如期腾地。织密交通路网,加力梅浦联络线、双塘路、岳华路等道路建设,实现麓景路南延线、长望路西延线等道路通车,拉通观沙路、谷岳路等瓶颈路10条。发展轨道交通,服务地铁6号、2号线西延二期、城际轨道西环线一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改善过江通行状况,提升城际交通能力。提质片区开发,推进谷山-青山片区高品质开发,启动市府北片、新湘雅健康城等高标准城市更新工程,完善梅溪湖一期交通体系,加快洋湖片区提质改造,推进归国人才小镇建设,增强湖南金融中心综合配套,提升大王山片区规模和品质,让城市建设更加人性化、更具人情味。

展现“内外兼修”的新城形象。改善街区形象,坚持功能优先、形象并重,推进枫林路、咸嘉湖路、金星北路“两横一纵”及阜埠河路综合提质,分区域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探索街道空间一体化机制,实现从“城市道路”向“精美街道”转变。完善社区功能,深入推进“完整社区”建设,提质改造老旧小区40个,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200台,升级公共垃圾站除臭设备,着力打造精美社区样板。强化全域治理,整治高校周边、城乡接合部、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城管乱象,对违法建设保持“零容忍”,推进人行道清障、桥下空间整治、广告招牌规范,完善城市管理“管监养”体制,全域提升市容环境维护精细化水平。促进数据赋能,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构筑“城市大脑”,推进智慧景区、智慧交通、智慧社区联合共进,促进网络融合、信息共享,加快实现“一脑赋能,数惠全城”。

擦亮“山水洲城”的生态底色。守护蓝天白云,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保持“六控十严禁”力度,加强工地和运输车辆扬尘治理,缓解汽车尾气污染,长效治理餐饮油烟,确保空气优良天数达到市定目标。守护碧水清波,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完成金星路污水管网完善工程、咸嘉湖路水系排口治理工程等龙王港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全面整治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推进岳麓高新区管网改造和罗家湖泵站重建,确保“一江两河五湖”水质稳定达标;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要求,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守护青山沃土,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加强白色污染治理;落实“林长制”,抓好山体保护和土壤污染治理,整治农村面源污染,释放更多生态福利。与此同时,加强主干道周边、校园周边等声敏感区域噪声污染治理。着力推广绿色技术、发展绿色建筑,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创建节水型城市,涵养绿色生活习惯。

(六)着力打造“全面推进、全域提质”的乡村振兴新格局。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致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优化农业发展布局,完成种植结构调整6478亩,建设万亩韭黄、万亩油菜、万亩花卉、万亩鲜蔬、万亩果林,深化“一村一品”培育,打造市级以上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提升韭黄、小龙虾等农产品市场吸引力。塑优区域农业品牌,实施“品牌强农”行动,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可追溯体系,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9个,促进农超衔接,实现农业价值链整体提升。拓宽农民增收途径,发展农村金融、推广农业保险,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因地制宜新增现代农庄、精品民宿10个以上,多元拓集体经济组织增收渠道,新增集体收入超100万元强村3个。

加力推进乡村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施八曲河河道整治等水利项目55个,推进许广高速莲花互通建设,提质通村通组公路100公里,改建麻田村向东桥等桥梁3座,完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加力网络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农村电网、给排水设施、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含浦220千伏等95个智慧电网项目建设,新增农村自来水用户2000户,新建5G基站2238个,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网络化升级。加快便民设施完善,推动快递网点、农贸市场、金融站点向农村布局,丰富公交线路,让农村居民享受更加便利的生活服务。

全力改善农村环境。纵深推进农村“五治”,开展“美路行动”,提质改造长韶娄辅道、莲善公路两厢乡村环境,推进云集村、九丰村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区建设,严防占用农田违法建设行为,健全农村垃圾分类回收处理链条,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更加洁净、靓丽、舒爽。精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有序开展集镇综合提质和村容村貌提升,建设含浦、莲花、雨敞坪、坪塘4个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区,创建美丽屋场5个,建设更加秀美的“长沙后花园”。全面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推广乡贤文化、挖掘乡土好人,弘扬邻里守望、互帮互助、文明和谐的淳朴乡风,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

(七)着力彰显“优质均衡、托底兜网”的民生保障新成效。全力保障民生,重点办好十个领域的民生实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升全区人民幸福指数。

升级治理体系。共治共享促和谐,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落实领导干部下沉接访和包案责任制,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加强“三零”街道社区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严防严控保平安,建设平安岳麓、法治岳麓,推进禁毒人民战争,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持生命至上,推进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消防、饮食用药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省安全生产示范区。遵德守礼倡文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倡讲私德、守公德,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0个,进一步弘扬主旋律。

发展民生事业。高质量完成省、市涉及我区的民生实事任务。建设更高品质的教育强区,新改扩建莲花实验中学、岳麓一小等学校5所,建成湘江中学、巡抚小学等学校6所,新增学位6000个,新增公办幼儿园6家、普惠性幼儿园10家,为中小学教师减负,试点推进智慧教育、智慧校园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建设更加惠民的“十五分钟社区文体生活圈”,建成市级标准化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推进全民健身中心、智慧健身中心建设,常态化开展文化下乡,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建设更强保障的健康岳麓,新改建岳麓、学士、坪塘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基层全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推进医联体建设,发展中医事业,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建设更有温度的全龄友好社会,提质莲花、雨敞坪、坪塘敬老院,新建日间照料中心8家,实现区社会福利中心投入使用,提质改造儿童之家5家,妥善解决“一老一小”难题。推进一年“两征两退”改革,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提升军人的尊崇感和荣誉感。

增强社会保障。强化就业保障,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500人次,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5000人以上,坚决保障劳动者权益。强化弱有所扶,加大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群体帮扶力度,做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稳定提标,坚决兜住民生底线。强化安居保障,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进岳华村等城中村改造,完成惟泽园、翰林苑等安置房建设,让更多岳麓人拥有温馨家园。强化医疗保障,优化医保报销审批流程,推进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加大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改革力度,实现特殊病种门诊药店街道(镇)全覆盖,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各位代表,2021年,区人民政府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型、效能升级。一是抓好政治建设。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不懈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让实干担当成为政府的鲜明底色,让抓落实重实效成为工作主旋律。二是抓实法治建设。深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政府合同的合法性审查。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意见,高质量办好建议提案。拓展政务公开广度与深度,形成政务公开的“岳麓经验”。注重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破解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难题,推广公共法律服务。三是抓牢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关爱基层干部。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推进审计全覆盖,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控。

各位代表,雄心不与岁月老激情常伴事业新。“十四五”的蓝图已经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拼搏、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开启三强四融发展新征程,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岳麓精彩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1. “白改黑”:水泥路面改为沥青路面。

2. “四好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3. “四型”村集体经济:土地合作型、资源开发型、物业经营型、乡村服务型村集体经济。

4. “六控十严禁”:“六控”,即控尘、控煤、控车、控油、控排、控烧;“十严禁”,即严禁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运砂车等各类车辆带泥上路,严禁违法倾倒渣土,严禁工地裸露黄土,严禁重污染天气下土石方施工,严禁燃烧散煤,严禁燃放烟花爆竹,严禁露天焚烧垃圾,严禁露天烧烤,严禁露天焚烧秸秆,严禁拖拉机等高排放车辆进城。

5. “一站一策”:一个国控站点一个治理对策方案,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6. 渣土运输“两点一线”:渣土车从工地装载至消纳场卸载。

7. “门前三包”:临街单位、经营户和住户等各责任单位、责任人在各自的责任区内包环境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一项制度。

8. “十五分钟生活圈”:以社区为单位,在社区居民1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配齐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活动空间。

9. 区“两馆”:区文化馆、区图书馆。

10. 大班额: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班级人数超出额定人数的现象。

11. “一村一辅警”:每个村配备一名专职辅警,负责协助民警在村内开展警务工作。

12. “坐班”转“值班”改革:推进社区(村)工作去机关化、行政化,变社区(村)“坐班制”为“值班制”,设立“值班岗”和“走访岗”,让社区(村)干部主动进小区、进楼栋、进项目、进企业,实现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化解、第一时间确认、第一时间反馈”的制度改革。

13. “1+3+17+22”政务服务体系:1,即区政务服务中心;3,即大科城科创港、湖南金融中心政务服务超市、岳麓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17,即17个街道(镇)政务服务中心;22,即22栋重点楼宇工作站。

14.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的制度。

15.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16. “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

17. “四精五有”:“四精”,即精准规划、精美建设、精致管理、精明增长;“五有”,即有颜值、有气质、有内涵、有格调、有品位。

18. “三高四新”: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19. “三强四融”:“三强”,即科创强区、金融强区、文旅强区;“四融”,即产业融合、产教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

20. “一主一特”:“一主”,即以检验检测产业链为主导产业;“一特”,即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主线的人工智能产业链为特色产业。

21. “一库一网三平台”:“一库”,即大科城高层次人才数据库;“一网”,即智慧人才官网;“三平台”,即人才管理平台、人才服务平台、人才求职平台。

22. “三类五百强”:世界财富五百强、中国企业五百强和民营企业五百强。

23. “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24. “一城四区”:“一城”,即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四区”,即梅溪湖集聚区、洋湖集聚区、滨江集聚区、岳麓高新区。

25. “两站三单四制”模式:“两站”,即楼宇服务站和党群服务站;“三单”,即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服务清单;“四制”,即定期走访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台账对接制度、前置审核制度。

26. 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即长期专注于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居世界前列的企业;小巨人企业,即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实施“专精特新”发展的中小企业。

27. “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28. “完整社区”:教育、医疗、购物、娱乐、健身等生活配套完善的社区。

29. “河(湖)长制”:落实地方党政领导河湖管理保护主体责任、解决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一项制度。

30. “一江两河五湖”:湘江、龙王港、靳江河、桃子湖、后湖、梅溪湖、洋湖、西湖。

31. 长江“十年禁渔”:2020110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的计划。

32. 生活垃圾“全量焚烧”:进入终端的生活垃圾能够实现全部焚烧。

33. “一村一品”: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34. “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35. 农村“五治”:农村治厕、治垃圾、治房、治水、治“风”。

36. “美路行动”:对部分干线公路进行提质、绿化和美化。

37. “三零”街道社区:零上访、零事故、零发案街道社区。

38. “十五分钟社区文体生活圈”:社区周边步行15分钟范围内,有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城市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设施免费向群众开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