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区委“三强四融”战略部署,主动担当岳麓文旅强区发展龙头,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抓紧抓牢目标责任底线、5A景区品质提升、文旅产业发展三个关键方面,全力“实现三个转变,打造三个标杆”(即事业向事业与产业融合、单体发展向全系统整体发展、政府投资向政府投资与市场融合投资的转变,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弘扬湖湘文化、文旅产业发展的标杆样板)。
一、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引向深入。
1.强化理论武装。突出学习重点,引导党员干部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开展中共党史教育,切实学懂弄通做实;丰富学习形式,办好党性教育基地,激励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完善相关学习考核办法,加大督查力度,逐步形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优良学风。
2.坚持学以致用。注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着力解决理念不新、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的问题。重点针对减少问题存量,做实发展增量方面,用新思想定向导航,与新思想对标找差,从新思想中寻策问道,推动岳麓山风景名胜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坚守底线思维,筑牢风险防范基础。
3.狠抓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监督管理责任,加大景区安全生产投入,加强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管控和打非治违行动,强化食品安全管理,严处重罚一切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加快景区消防预警系统、消防管网等设施设备建设;与街道社区联动,加强消防巡查网格化管理;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应急演练,提高景区防火、防害、防灾和处置能力,坚决守住景区安全生产的底线。
4.抓好常态疫情防控。严格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标准,紧扣“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主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松懈心态,各方联动,压紧压实防疫工作责任;严格统一执行景区预约入园系统,加强公共卫生防疫系统建设,健全应急预案,加大公共防疫设施投入,提升疫情应对的防控能力。
三、科学规划统筹,加大保护力度,努力打造生态标杆。
5.高质量完成立制任务。加快推进《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麓山景区详细规划》《石佳岭景区详细规划》修编及审批,适时启动《寨子岭景区详细规划》编制;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修订工作,完善修订《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进一步夯实资源保护机制。
6.加强执法保护力度。围绕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管理和旅游秩序维护等工作重点,高质量查处一批典型违法案件,形成“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良好态势;加强景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保障,提升执法队伍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7.加强生态抚育工作。加强与林业主管部门沟通对接,积极争取生态抚育保护建设的政策支持;加强与高校合作,完成岳麓山植物资源调查成果验收,完善植物资源基础数据库,加强成果研究运用;把资源保护与智慧景区建设紧密结合,实现资源保护的实时动态监控;加强对咸嘉湖、桃子湖、后湖水体生态修复和维护,实现水质保持在城市景观水Ⅳ类以上,打造最美水生态;争取社会支持和保护,开展植树护林活动,引导全民参与,呈现“空中白鹭齐飞,水中水清鱼欢,园中鸟语花香,树中动物怡然,园中四季成景”的自然生态美景。
8.着力破解发展瓶颈。推进麓山景区土地确权,配合属地政府尽早出台《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拆迁控违和农民提前拆迁安置方案》;加快破解人员经费测算、社保资金缺口落实、后湖基数测算等制约景区保护发展的系列问题。
四、深度挖掘历史资源,加强文化传播传承,努力打造弘扬湖湘文化的标杆。
9.夯实文物基础工作。加强顶层设计,编制文物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将其作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整体文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指导文件;开展文物资源普查,建立项目库,编制资源名录,实现资源的数字化、可视化;尽快启动爱晚亭修缮工作,推动肖劲光故居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的相关工作。
10.大力挖掘文化内涵,持续讲好红色故事。以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为根本支撑,以资源集成利用为抓手,串珠成线、以点带面,打造经典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推出青年毛泽东求学文化体验全新旅游路线;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建红色文化资源模拟参观体验的游戏,增强参与度和体验感,提升教育实效;加大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资金投入,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培养一批专业的解说队员。
11.高质量策划开展建党100周年暨“麓山红”文化旅游年活动。以建党100周年为主题,以湖湘文化为主线,策划开展麓山讲堂文化讲演、“麓山红”文化旅游年、建党100周年、研学旅游、后湖创意节、第十四届麓山红枫节、红色半程马拉松赛等系列活动,展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之美,红色枫情的生态之美,网红打卡地的文化之美。
五、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景区发展活力,努力打造区域文旅产业标杆。
12.做优做强,打好项目攻坚战。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各类政策性补助资金,推进智慧景区、麓山景区索道、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策划和包装一批优质项目,探索与企业合作模式,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围绕文化、旅游等产业精准招商,加快与韶山干部学院等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合作项目落地,按照“一核心、两轴线、三片区”的产业发展格局,启动橘子洲民俗文化园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沙滩公园业态清理整顿,充分发挥项目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13.拓宽思路,实现经营性资产提质增效。探索无形资产有形化管理模式,全面摸排岳麓山风景名胜区13大门类知识产权的名称和图案,各景区明确部门和人员启动景区商标注册申请和保护工作;加强文创产品研发和推广,岳麓山文创产业研究院为文创事业提供智力支持,推出1-2款具有代表性的文创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推广,让品牌产品走进市场、文化惠及民众。
14.持续巩固提升管理服务质量。对标对表《国家5A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标准》要求,从景区交通站点、综合管理平台、游客人脸识别预警系统、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补齐旅游基础设施短板;加强与公安、城管、工商等多方力量联动,重点针对发放传单、兜售商品、违规骑行等违法违规行为打击整治,维护良好游园秩序;做好梅花、牡丹、菊花等拳头花卉培育工作,加大冬春绿化力度和旅游景观质量提质,提升环境卫生和服务质量;深化创建工作,坚持文明旅游公益宣传,优化景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巩固提升国家5A景区品牌,充分发挥城市窗口单位示范作用,形成可推广、可借鉴的景区管理模式。
15.加强对外沟通与合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牵头打造文旅强区,争取成立以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为牵头单位的全区文旅产业发展委员会,整合全区文旅资源,开发旅游精品线路,延伸游客游览消费时空长度;注重“景城融合”“景校共建”,助力提质大科城整体环境,加快景区周边交通整治,实现交通微循环,建立景校高层联席会议机制,实现景校联动发展;以湖南省“两山一河”战略为契机,加强与韶山、花明楼等红色旅游景区合作,打造湖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深化与省博物馆、汉长沙国王陵遗址公园合作,做好汉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打造长沙文旅新地标;加强与国内知名景区的经验交流,提升景区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
六、抓好党的建设,提升组织战斗力,为快速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16.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围绕上级党委决策部署,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进游客和干职工福祉为目标,完善景区服务体系和基层治理架构,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创新工作机制,推行景区“党员网格化”管理,探索“党建共建+”,加强景区和驻景区单位党建互联互动;以麓山爱晚亭红色讲习所、“红色文化墙”、劳模工作室,橘子洲“橘子红了”党群服务站、“新第八班教室”等为重点,持续打造覆盖广泛、集约高效的党群服务中心。
17.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合理选拔配备干部,加大培训学习和轮岗交流力度,加强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做到人尽其才、人岗相宜;加强干部日常监督和履职尽责管理,完善干部综合考评办法,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综合管理机制。
18.抓牢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组织干部日常廉政教育,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完善日常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强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突出问题;深化巩固市委巡察和审计整改成果,强化制度建设,做实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
19.压实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责任。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责任制,管好微信等各类阵地,加强对新业态、新媒体、新情况的意识形态风险研判,加强舆情监测管理,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牢牢守住政治底线;推进新闻宣传融合拓展增效,加强新闻宣传工作队伍建设,做好《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安全生产等日常性工作专题宣传,重点围绕打造“三大标杆”方面提炼经验,做好选题策划,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及新闻媒体,加强景区形象宣传和旅游产品推广,在适当节点播发,提升景区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内塑气质,外塑形象。
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2021年2月23日
主办单位: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长沙市岳麓区数据资源中心
咨询热线:0731-88999998
网站管理:0731-8899991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区委“三强四融”战略部署,主动担当岳麓文旅强区发展龙头,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抓紧抓牢目标责任底线、5A景区品质提升、文旅产业发展三个关键方面,全力“实现三个转变,打造三个标杆”(即事业向事业与产业融合、单体发展向全系统整体发展、政府投资向政府投资与市场融合投资的转变,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弘扬湖湘文化、文旅产业发展的标杆样板)。
一、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引向深入。
1.强化理论武装。突出学习重点,引导党员干部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开展中共党史教育,切实学懂弄通做实;丰富学习形式,办好党性教育基地,激励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完善相关学习考核办法,加大督查力度,逐步形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优良学风。
2.坚持学以致用。注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着力解决理念不新、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的问题。重点针对减少问题存量,做实发展增量方面,用新思想定向导航,与新思想对标找差,从新思想中寻策问道,推动岳麓山风景名胜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坚守底线思维,筑牢风险防范基础。
3.狠抓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监督管理责任,加大景区安全生产投入,加强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管控和打非治违行动,强化食品安全管理,严处重罚一切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加快景区消防预警系统、消防管网等设施设备建设;与街道社区联动,加强消防巡查网格化管理;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应急演练,提高景区防火、防害、防灾和处置能力,坚决守住景区安全生产的底线。
4.抓好常态疫情防控。严格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标准,紧扣“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主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松懈心态,各方联动,压紧压实防疫工作责任;严格统一执行景区预约入园系统,加强公共卫生防疫系统建设,健全应急预案,加大公共防疫设施投入,提升疫情应对的防控能力。
三、科学规划统筹,加大保护力度,努力打造生态标杆。
5.高质量完成立制任务。加快推进《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麓山景区详细规划》《石佳岭景区详细规划》修编及审批,适时启动《寨子岭景区详细规划》编制;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修订工作,完善修订《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进一步夯实资源保护机制。
6.加强执法保护力度。围绕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管理和旅游秩序维护等工作重点,高质量查处一批典型违法案件,形成“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良好态势;加强景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保障,提升执法队伍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7.加强生态抚育工作。加强与林业主管部门沟通对接,积极争取生态抚育保护建设的政策支持;加强与高校合作,完成岳麓山植物资源调查成果验收,完善植物资源基础数据库,加强成果研究运用;把资源保护与智慧景区建设紧密结合,实现资源保护的实时动态监控;加强对咸嘉湖、桃子湖、后湖水体生态修复和维护,实现水质保持在城市景观水Ⅳ类以上,打造最美水生态;争取社会支持和保护,开展植树护林活动,引导全民参与,呈现“空中白鹭齐飞,水中水清鱼欢,园中鸟语花香,树中动物怡然,园中四季成景”的自然生态美景。
8.着力破解发展瓶颈。推进麓山景区土地确权,配合属地政府尽早出台《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拆迁控违和农民提前拆迁安置方案》;加快破解人员经费测算、社保资金缺口落实、后湖基数测算等制约景区保护发展的系列问题。
四、深度挖掘历史资源,加强文化传播传承,努力打造弘扬湖湘文化的标杆。
9.夯实文物基础工作。加强顶层设计,编制文物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将其作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整体文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指导文件;开展文物资源普查,建立项目库,编制资源名录,实现资源的数字化、可视化;尽快启动爱晚亭修缮工作,推动肖劲光故居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的相关工作。
10.大力挖掘文化内涵,持续讲好红色故事。以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为根本支撑,以资源集成利用为抓手,串珠成线、以点带面,打造经典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推出青年毛泽东求学文化体验全新旅游路线;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建红色文化资源模拟参观体验的游戏,增强参与度和体验感,提升教育实效;加大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资金投入,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培养一批专业的解说队员。
11.高质量策划开展建党100周年暨“麓山红”文化旅游年活动。以建党100周年为主题,以湖湘文化为主线,策划开展麓山讲堂文化讲演、“麓山红”文化旅游年、建党100周年、研学旅游、后湖创意节、第十四届麓山红枫节、红色半程马拉松赛等系列活动,展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之美,红色枫情的生态之美,网红打卡地的文化之美。
五、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景区发展活力,努力打造区域文旅产业标杆。
12.做优做强,打好项目攻坚战。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各类政策性补助资金,推进智慧景区、麓山景区索道、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策划和包装一批优质项目,探索与企业合作模式,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围绕文化、旅游等产业精准招商,加快与韶山干部学院等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合作项目落地,按照“一核心、两轴线、三片区”的产业发展格局,启动橘子洲民俗文化园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沙滩公园业态清理整顿,充分发挥项目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13.拓宽思路,实现经营性资产提质增效。探索无形资产有形化管理模式,全面摸排岳麓山风景名胜区13大门类知识产权的名称和图案,各景区明确部门和人员启动景区商标注册申请和保护工作;加强文创产品研发和推广,岳麓山文创产业研究院为文创事业提供智力支持,推出1-2款具有代表性的文创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推广,让品牌产品走进市场、文化惠及民众。
14.持续巩固提升管理服务质量。对标对表《国家5A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标准》要求,从景区交通站点、综合管理平台、游客人脸识别预警系统、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补齐旅游基础设施短板;加强与公安、城管、工商等多方力量联动,重点针对发放传单、兜售商品、违规骑行等违法违规行为打击整治,维护良好游园秩序;做好梅花、牡丹、菊花等拳头花卉培育工作,加大冬春绿化力度和旅游景观质量提质,提升环境卫生和服务质量;深化创建工作,坚持文明旅游公益宣传,优化景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巩固提升国家5A景区品牌,充分发挥城市窗口单位示范作用,形成可推广、可借鉴的景区管理模式。
15.加强对外沟通与合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牵头打造文旅强区,争取成立以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为牵头单位的全区文旅产业发展委员会,整合全区文旅资源,开发旅游精品线路,延伸游客游览消费时空长度;注重“景城融合”“景校共建”,助力提质大科城整体环境,加快景区周边交通整治,实现交通微循环,建立景校高层联席会议机制,实现景校联动发展;以湖南省“两山一河”战略为契机,加强与韶山、花明楼等红色旅游景区合作,打造湖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深化与省博物馆、汉长沙国王陵遗址公园合作,做好汉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打造长沙文旅新地标;加强与国内知名景区的经验交流,提升景区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
六、抓好党的建设,提升组织战斗力,为快速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16.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围绕上级党委决策部署,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进游客和干职工福祉为目标,完善景区服务体系和基层治理架构,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创新工作机制,推行景区“党员网格化”管理,探索“党建共建+”,加强景区和驻景区单位党建互联互动;以麓山爱晚亭红色讲习所、“红色文化墙”、劳模工作室,橘子洲“橘子红了”党群服务站、“新第八班教室”等为重点,持续打造覆盖广泛、集约高效的党群服务中心。
17.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合理选拔配备干部,加大培训学习和轮岗交流力度,加强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做到人尽其才、人岗相宜;加强干部日常监督和履职尽责管理,完善干部综合考评办法,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综合管理机制。
18.抓牢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组织干部日常廉政教育,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完善日常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强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突出问题;深化巩固市委巡察和审计整改成果,强化制度建设,做实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
19.压实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责任。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责任制,管好微信等各类阵地,加强对新业态、新媒体、新情况的意识形态风险研判,加强舆情监测管理,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牢牢守住政治底线;推进新闻宣传融合拓展增效,加强新闻宣传工作队伍建设,做好《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安全生产等日常性工作专题宣传,重点围绕打造“三大标杆”方面提炼经验,做好选题策划,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及新闻媒体,加强景区形象宣传和旅游产品推广,在适当节点播发,提升景区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内塑气质,外塑形象。
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2021年2月23日